史铁生《我与地坛》
每日更文~读书笔记1500字
挑战21天~第三天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
今天读的是第四章~墙下短记。
“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
下午一直在做无用功,忙了半天倒不如直接借份资料来的快。
吃过晚饭,我开始读书,我一页一页地翻着,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一次又一次地思索着,墙下短记,除了有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墙,这墙还隐含着是什么?
史铁生对墙的第一种印象,就是好友L家的墙,一堵见证了他们亲密无间的情谊的墙,一堵同样见证了他们友谊破裂恩断义绝的墙。
作者和好友L吵完架,在一群对L有偏见人的怂恿下,去要回自己心爱的东西。去时的忐忑,回时的悲伤……
他贴着墙根往回走,很短的墙,路却越走越长,越走越荒凉。晚风把魂魄吹散,飘起在黄昏中,又消失在那道墙里。
“敌”在墙里边,我在墙外边,划开了彼此的距离,也拉开了心与心的距离。
由长到的第一种印象墙,第二种印象墙也随之醒来。
第二种印象墙是足球门的墙,和幼儿园的墙。
“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他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但在我的印象里,他是走进拉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进去了,在那些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在那些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这些实际又都隐藏着一些压抑的记忆。
第三种秘密是墙。肚皮和眼皮是墙,假笑和伪哭是墙,山和水是墙,天和地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上帝的秘密是不尽的墙。
其实还有第四种印象墙,秘密墙之后还有大量的笔墨在说墙,我找了找,“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神圣是上帝对心魄的测量,是心魂被却认的重量。太轻又太重,我怎么也没有找到,没有一个合适的名称词语可以用来概括。
撇开这些墙,从作者的了解,墙是和母亲、朋友的离别和疏远,是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感,是每个人都怀揣着的秘密,若道尽了,这世界就无趣了。
还有最后一部分,面对人生道路上一堵堵厚重而难以逾越的“墙”,作者选择了接受,在接受的心态中求索,在接受中超越。
仿佛墙都在唱着歌,一首叫做"接受"的歌,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
不知道为什么,不管读到什么,都能触及到我的某根神经,然后思绪开始策马奔腾。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从我家到大棚的路上要经过的那道墙。
那道墙上有青色伴着枯黄的苔藓,有蜘蛛精心布置的网,有死在半路的蜗牛干尸,身后拖一道道风干的粘液在阳光底下闪着微光……
墙根处有寥寥无几的脚印,墙的里面,据说是发生过血案……有冤屈,充满无数的恐惧……
小的时候,真的会为了别人的一句玩笑信以为真。小孩子之间传播着一些大人听不懂的谣言。
那时候有一种说法,谁摸了那道墙就会如何如何,具体如何如何我忘记了,只记得因为那道墙,我曾经得到了些许好处。
小的时候每天放学,我和小妹都会去大棚玩,大约200米的路程,我小妹说怎么走就怎么走。
但走到一半经过那堵墙的时候,我小妹会离得远远的,快速通过。而我总是慢吞吞地靠近它,非常轻松自在得意地用小树枝边走边划墙,砖缝间的细土一粒一粒散落下来。
别说我要触摸那堵墙,就算我走在路的中央,哪怕有一小步偏向了那堵墙,我小妹就会大呼小叫把我喊回来。
可我总是越听见她叫我离墙远点,我就越靠近墙,她只能露出惊悚的目光,夸张的表情,却没有勇气过来一步拽我,只能央求着我,答应我所有的要求。
在她眼中,那墙是炸弹、是魔鬼、是诅咒……可在我眼中,那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小妹。
“姐,你快快来吧,你说啥我都答应你……”几乎带哭的腔调。
“那你答应我,别再让我做前滚翻、后滚翻”非常得意忘形地说。
“好……”
“那你答应我,别再让我背你”
“好好…都答应你……”
我尝到了甜头,经常以此来威胁她,维护我的合法。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在小妹心中一定也变成了恐怖的化身,即便那样她还是担心我的安危,和小妹欺负我比起来,好像我更可恶些。
现在想来,我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灾难面前,不顾及生死还在利益面前蝇营狗苟。
也有关键时刻不团结一致,后院起火,还以命要挟,太不应该了,格局太小了。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
比如一张旧日的照片,拍的时候不经意随手放在那儿。多年中甚至不记得有它,可忽然有一天整理旧物时碰见了它,拂去尘埃,就会感到那是你的由来,也是你的投奔,很多郑重其事的留影,却已忘记是在哪儿和为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