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是我初中的前桌同学。
农村的初中同学,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刚入学没几天,就听见莹同村的男生私下说:莹的父母离婚了,她的爸爸娶了本村一个小二十多岁的女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现实生活中离婚的例子。
莹的爸爸是律师,自己住在县城,莹的母亲、哥哥姐姐都在农村务农。当时我并不很明白律师是个什么职业,只是听说,很自由、很赚钱、很吃得开,甚至有人说的更离谱:别人犯了法要受到处罚,律师犯了法没事,因为他能把违法通过辩解变成合法。
所以我当时很理解莹的爸爸为什么敢在自己村的田间地头,公然和那个女的幽会。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村,也许早就会被不知道从何处飞来的砖头击碎头颅了。
莹的哥哥姐姐都已经结婚了,父母的离婚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伤害。最伤心的莫过于莹和她的母亲。一些淘气的男生经常趁莹不在的时候打开莹的日记本,念她写的日记。几乎是千篇一律:诅咒那个抢走了爸爸的女的,甚至还在日记本的最后一页画了一个长发的女人,身上插着几十把匕首。
我很气愤,警告那些乱翻别人日记男生:谁敢再看莹的日记,我就对他不客气。理由是我挨她最近,很容易怀疑是我偷看。
或许是他们威于我的高高的个头,也或许是他们良心发现,不该欺负一个受伤的女孩,从那以后果然没有人再乱翻莹的东西。
莹长得很瘦、很白,通过莹,我理解了什么叫忧郁。也从内心里产生一种同情。
或许莹是通过别人了解到了那次我并不是有意识保护她的“壮举”,以外的送给我一块只有在县城买的到的彩色橡皮,尽管我不用橡皮(写错的字直接涂抹成黑蛋蛋),但我仍然很高兴。总是有意无意的找借口用笔戳一下她的后背,她会很快回过头来问我干什么,然后很爽快的答应我。
我敢保证,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头发没被小刀剪过女生,因为有段时间,男生经常拿着自己剪来的女生的头发比长短。莹的头发很细、很柔软,总是很听话的伏在莹的背上。其实我也动过剪一簇的念头,但是最终没有下得去手。
临毕业的时候,莹送给我一个塑料皮的笔记本,里面有她的一张照片,还写了一句:愿意和我一起同行吗?
当时我不知道她要约我去哪里,也没有钱买笔记本回赠,就这么匆匆的分别了。
上了高中以后,在县城见过她一次,她当时是城镇户口,她爸爸已经给她找了个什么单位上班了,她正骑自行车匆匆去上班,看样子她也很想和我多聊几句,但是时间着急,我们只是互相喊了对方的名字就离开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面,我倒是经常想起她,当年那个忧郁的女孩,过得还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