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每次跟他聊天,他都很能聊,而且能聊一些我不擅长的东西。我跟他聊工作上的事情,抱怨老板傻逼,公司不行。他就跟我说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怎么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怎么处理好和上司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怎么利用公司的平台挖掘自己想要的东西。
每次他讲完,我都觉得很有道理,觉得很受用,有时候不禁感叹,这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你可能觉得他一定是个很有工作能力的人,一定也在工作上表现很好。可是,其实不然。接触他的几年里,我发现他频繁跳槽,每次不是和上司弄矛盾,就是和同事不和,不是不喜欢当前的工作,就是觉得公司没前途。我在想,他明明懂得这么多的职场之道,为什么却偏偏混不好职场呢。
我现在有一个同事,我们两都是炒币的。鉴于我几年来不仅没赚到钱,还血本无归。我们两经常在一起探讨行情,我进行交易,其实就是看盘,哪个涨了就买,而他不一样,他总是跟我分析他的见解,他告诉美元走势,当前通胀率,国际形势,还知道某些华尔街的一些动作,知道一些大佬的分析,分析项目的优劣等等,然后他还告诉我一些执行策略,比如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你以为他这样一个优秀的交易员就能赚到钱吗,其实我看一下来,他也是一个韭菜。他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反倒因为一些所谓的操作而亏钱了。他告诉我不要做合约,自己却在合约里爆了仓。
这就是知道和做到的差距。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做起来却难如登天。我们明知道工作中把工作做好是第一要务,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上班摸鱼,得过且过。明知道和爱人理性地沟通更重要,可是很多时候都是不耐烦大吵大闹。明知道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最重要,可是自己却经常逃避。明知道开车的时候安全最重要,可是却边开边打电话聊天。明知道知行合一很重要,可是却往往知道了而不行动。
在现在这个社会,“知道”其实已经变得非常简单了,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只需要花费很少的钱就能学到大量的知识,而且这些老师都是优秀学府的资深老师。甚至我们都可以免费的从知乎,从抖音,从别人口中知道很多道理。”知道“已经变得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是这些”知道“能有多少转化为做到,寥寥无几。我们会听几个小时的写作课,去听别人讲写作多么重要,改怎么写作,可是却不愿意用半个小时来写点东西。
如此轻易的得到”知道“,一方面让我们心理没有负担,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所谓老师,他们其实教学的方式很有问题,他们在总是在灌输所谓的观点,让你挺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却毫无用处,完全不能执行。所以对于很多老师,不要去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其实,得到越多的”知道“,有时候反倒不是一件好事。在自己的逻辑和框架形成之前,得到的越多,思维就越杂乱,就越不知道该怎么去思考。所以,一定要理顺逻辑,先建立自己的框架,在去吸收外界的知识。
知道之后做到,是突破认知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艰难,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可能要改变你的一些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但是这只是第一步,还有更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反复做到。对,你不能只做一次,只做一个月,要反复去做,用做时间的朋友。
反复做到也不是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