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作为易经象数模型的前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河图象征着易经的起源,而洛书则代表了其中的发展和进化。这一模型的诞生与传承被视为圣人伏羲的智慧所指导。伏羲被认为是河图洛书的发现者,他的进一步探索和具体化使得八卦系统得以诞生。尽管也有人声称洛书是由大禹发现的,然而考虑到河图模型的存在,不太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间隔才由另一位圣人发现这一规律。因此,伏羲很可能是洛书的创始者。
根据首卦的排列顺序,三个时期的易经包括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以及周朝的《周易》。这些版本在内容和道理上都有相似之处,只是卦序存在差异。尽管《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但《周易》得以保留下来。易经中的每一卦代表着天地变化的一种象征,描述了在广阔的时间序列中,阴阳相合所产生的变化。而每一爻又包含了小的时间序列,展现了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
易经的思想被视为华夏文化的总源头,其他各家思想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根源。阴阳术数的象数模型能够概括整个世界。然而,引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阴阳从何而来?阴阳的生成与天地息息相关,而天地的来历则需要通过道的思想来解释。
易经认为万物本来并不存在,而是天地的阴阳二气创造了它们。同样,天地本身也是在某种存在之前并不存在的。这引出了《道德经》中的“无生有”概念。即便是从无到有,这“无”也来自一个更加根本的状态,被称为“道”。道既不生也不死,独立不变,持续而不变老,道源自道,它只是效法自己的模式,这便是“道法自然”的核心观念。在这里,“自然”一词指的是道的本质和特征。
然而,理解这种“无”的状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如果无法理解道,就很容易失去了道的本质。失去了道,人们就可能以天地为准则,依循天地的规律行事,但这是在失去道后寻求德的途径。当人们无法践行“法天则地”时,就会将人的规范应用于人,进而陷入人伦道德的体系,由此产生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伦之理来治理社会,理想的模型是每个人都能够自我管理,和谐相处,避免相互伤害,从而实现天下太平的境界。然而,现实中存在上品和下品之人,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伤害他人并不满足他们的欲望。为了控制这些下品之人,社会需要为他们制定正当行为与禽兽行为的准则,这就是义。义在失去仁之后产生,仁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原则。
孟子之所以频繁谴责人类如同禽兽,是因为他站在义的界限上。只有守住了义,人们才能在和谐中相处,而失守义则可能变成禽兽不如的坏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这为人们保持一定的尊严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当失去了道德底线,如孟子所预言的,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在此背景下,荀子应运而生。他意识到社会的混乱,认为人们对于何为人的行为、何为畜生的行为失去了分辨力。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需要教导人们如何做人,这需要通过礼来实现。他站在礼的阵地,试图通过教育纠正社会道德的偏离。
然而,荀子的思想也未能挽救社会的堕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变得越来越坏。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够制衡社会混乱的方式是通过法律。法家思想应运而生,韩非站在法律的立场上,以严厉的法律来维护秩序。他认为法律应该严明,并对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的制裁。在他的影响下,社会得以恢复秩序。
然而,就像老子所言,过度强调法律会导致贪污腐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腐化。这种腐化的趋势一直延续,直到出现了赵高这样的民贼,他通过利用法律的漏洞,使社会陷入了更大的混乱。老子早在几百年前就预见了这一局面,他指出了孟子、荀子、韩非、赵高等人的出现,并预言了社会的崩溃。从易经到道德经,再到儒家、法家思想,这一演化过程是华夏文明中统治之道的四次变革。
有些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拥有道的社会会变成一个放任自流、流氓横行的社会。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准确。道德经所描述的“自然而然不加宰制”的社会,并非是流氓的联盟,而是更像是婴儿的联盟。 对于流氓行为,老子认为它们源自于不道德的思想,是一些错误思想的领袖所导致的。为了消除这些错误思想,必须剪除这些领袖,以便让人们恢复到天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错误思想的干扰,人们可以恢复到婴儿般的天真状态。
将易经中的阴阳各自分成三个部分,就得到了六气、六淫和六经辩证。五象征着永恒的太阳,再加上四时,就构成了五运。如果将洛书中的五视为地的象征,那么就可以将五运看作是在天上形成的,五行则是在地上形成的。五运和六气、五行和六经共同构成了中医学说的基础。
人体的阴阳二气是由天地所赋予的。因此,如果能够顺应天地的阴阳二气,人体就会保持健康。而一旦违背了天地的阴阳之道,就可能导致疾病。中医学的总原则就是将不正常的状态调整为正常。这种原则在中医应用中得以体现,它的基础来源于易经和宇宙的原理。
一个人生病了,可以通过医治来恢复健康。同样,一个国家如果陷入了疾病,也需要政治手段来恢复。这就需要依靠政治来重新建立国家的正常运行。
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恢复国家的正常秩序,社会就可能陷入大乱。各种势力可能会加入,相互争斗。在这种情况下,兵法就会发挥作用。兵法的思想也源自易经和道家思想。兵法强调以正合,以奇胜。负阳抱阴即是一种战略,表面上显露出来的是阳谋,而暗中隐藏的则是阴谋,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实现一击必杀。
兵法的运用可能会导致社会只剩下一个势力,从而结束战争,社会得以恢复和平。这是对应兵法原则的一种实际应用。
综上所述,易经、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中医学说和兵法构成了华夏文明向前演化的文明之道。这些思想体系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治理社会和维护秩序的方法,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的丰富多样性。通过对这些思想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