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八点,我终于回到了深圳的家,屈指一算,从7月17日开始,我这个暑假的前半程基本上是在几个城市间辗转中度过的,一圈下来已近二十天,现在终于可以安静下来,安心地开启另外半程的暑假模式了。
这半个月,我先是到成都参加了为期三天的21世纪研究院举办的第五届LIVE教育创新大会,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长沙参加了四天四夜的第九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25号晚上回到爸爸妈妈家,26号晚上又到老家参加了原来在老家所教的学生的为期两天的毕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回到爸爸妈妈身边才两天,又被另外一个班的学生邀请参加了一个聚会,这么一圈下来,7月就过完了,我感觉自己一直都在忙碌与热闹之中,既没有停下脚步,又没有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8月1日下午,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三天的时间,我游览了桂林的象山公园和芦笛岩,走马观花地看过了李宗仁府邸、东西巷和日月双塔;我还游览了阳朔的十里画廊、兴坪古镇,在遇龙河上乘竹筏漂流,欣赏漓江沿岸的美丽风景,打卡了二十元人民币的拍摄点,参观了阳朔西街的繁华夜景,算是真正领略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不虚。
至此,我的暑假已经余额不足。
今天稍微休整了一下,在家里看了两场奥运会的比赛直播,明天开始就要进入一个新的暑假模式,那就是阅读、听课、写作和整理文稿。
首先,要把这段时间耽误的阅读补回来。在成都和长沙,因为活动的安排非常紧凑,情绪又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阅读,参加的学生们的活动也基本上安排得很满,也欠下了一些阅读的任务,所以最先要补的是阅读任务。
其次,是要补上教育行走的课。因为这次的行走,我担任少年营飞翔班的助教,没有到现场听课,所以接下来要好好把课补回来,并且把听课的心得记录下来。另外,挑战三百天的写作打卡是必须完成的,所以写作也是接下来的暑假任务。
最后,原来计划的整理文稿也是要完成的,另外,还有行走的分享也是要参加的。
看来,任务还不轻,但是这样的暑假模式一定是充实的,有意义的,也一定是能获得成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