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如果不知道阻碍改变的力量,不知道这种力量背后的重要假设,看起来,你是活在常识里,实际上呢?你是活在自己的假设里。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比喻: 每个人的身体里其实住着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就像一只大象,力气很大,很容易被情绪掌控;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就像一个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大象根本不听他的。
怎么才能驯服我们心里的这头大象?
很多时候,我们对改变有一种本能似的直觉,认为改变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做跟我们想要改变的行为相反的事就可以了。
a.如果我们拖延,那就想办法勤快一点;
b.如果我们迟到,就制定早起计划;
c.如果脾气大,就学着对人礼貌;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法改变,不是因为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不了解自己。
首先,我们要了解,因为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正如我们一脚着踩油门,一脚着踩刹车,力量都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干耗了,也就无法改变。
总结起来,需要面对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获得新的经验,引来真正的改变。
四个思考:
1.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2.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3.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
4.心里有一个重大的假设;
举个栗子:
大学宿舍里,一个宿舍4个人,其他3个人都在玩游戏,没日没夜地玩,而你觉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你想要学习,你想要上进,想要参加社团,不想跟着那3个人玩游戏而荒废了学业。
此时,想要学习就是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而实际上,你根本做不到静下心来学习,只要一下课,你就会和宿舍另外3个人一起玩游戏。
玩游戏,则是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和同宿舍的人一起玩游戏,就会显得很合群,从而一起通宵,一起叫外卖。
显得很合群,就是与目标相反行为的隐含好处;
如果不一起玩游戏呢,就会显得自己鹤立鸡群,或许会被排斥,被另外3个人孤立,从而成为独孤求败,人总是害怕被孤立的。
害怕被孤立是自己心里重大的假设。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如果不知道阻碍改变的力量,不知道这种力量背后的重要假设,看起来,你是活在常识里,实际上呢?你是活在自己的假设里。
所以,不要害怕改变,听话的孩子,最终只能是千篇一律,只有打破惯性思维,才能真正做出改变。
愿所有人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