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爽点和痒点,都可以成为产品的切入点之一,都可能造就出优秀的产品。而现实是,我们找到的,往往是不痛不痒不爽的点,于是也就无法产生出好的产品。
一、关于痛点
产品经理经常提及词是“痛点”,网上有一段排名很靠前的描述:“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未被满足的,广泛渴望的,这就是痛点么?
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被满足,只会造成用户的难受,难受算不上痛点,稍微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痛点是什么?
痛点是“恐惧”。
有一篇文章叫《如何抓住用户痛点做产品》,对张太太的痛点进行分析,问题描述是这样的:
张太太是个全职太太,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她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先给两个宝宝做早饭,老大吃完后就要去幼儿园。张太太要推着婴儿车让老二坐在里面,再牵着老大的手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之后,她要赶紧回家,哄老二吃饭,并陪他玩耍。到幼儿园放学时,张太太又要带着老二去接老大。到家后先生也要下班了,她又要开始准备晚饭。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但实际上家务活已经占去了她所有时间。
能不能有一款产品解决张太太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篇错误的指导,案例里面描述的张太太的问题,那不是痛点。因为,这里没有看到恐惧。
二、关于爽点
什么是爽,就是有需求,还能立刻被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梁宁老师举了百度副总李明远的例子:
当年俞军在百度招聘产品经理时,招聘题目是百度如果要做音乐该怎么做?很多人都写了洋洋洒洒的规划书给他,有一个人只写了六个字:“搜得到,能下载” 。俞军就挑了这个人,他就是后来当上百度副总裁的李明远。
当年互联网资源非常少,人们上百度找音乐找自己想听的歌,一搜就搜得到,还能下载,这就是爽。
再回到讲痛点时的那个例子,因为全职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梦想,确实让她不爽,但这不是痛点,因为没有恐惧,那能不能找到爽点进行切入呢?
也就是说,能不能找到一个让张太太立刻得到满足的点呢?能够让她立刻找到自我实现的点呢?
这可能就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了。
因为自我实现其实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人的本性是懒惰的。你看到一个人展现出了勤奋、规整、自律,其实这是被一系列的恐惧、集体人格、潜意识压迫,才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因此,这爽点似乎是不太可能找到的。
三、关于痒点
痒点是能够满足人虚拟自我的那个感觉,也就是能够让自己沉浸在想象之中的东西。
比如网红商机。其实网红为你营造了一个虚拟自我的生活,是一种理想生活的投射。购买网红的东西,就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虚拟自我。
比如,淘宝第一网红雪梨,在谈她的运营经验的时候说,为了营造更好的形象,每次为新款的衣服拍照,只有45公斤的雪梨要提前一周节食。你在微博上看到的那种非常“随意”的街拍照片,是她用10天时间拍摄,然后挑选和修图运营出来的产品。
在微博上发照片,就是她与粉丝最重要的互动。她要用她的照片,为粉丝营造出一种生活场景,她说: “你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
满足了想象,就找到了痒点。
四、三种点都是产品好的切入点
痛点、爽点、痒点都是做产品好的切入点。就看产品经理自己对用户哪个点感受最深、手感最准。
即使吃顿饭这件平平常常的事,都能通过痛点、爽点和痒点,做出不同的好产品。
- 酣畅淋漓地吃一顿海底捞火锅,大汗淋漓,感觉爆爽。这就抓住了爽点,这是好产品。
- 怕吃火锅长胖,抓住这一点的恐惧,抓住痛点,也有产品空间可以做,这也是好产品。
- 或者还可以做一个美美的网红餐厅,用户点一份干冰爆米花,吃一把,两个耳朵往外冒干冰的白气,人人都会拍张照然后发朋友圈,这是痒点,切入进去,同样能做出好一款产品。
然而,产品之殇,也正在于所做之事,非痛非爽也非痒。不痛不痒泪空流。
送福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