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女儿从餐厅出来,在教学楼的楼梯上,不经意间一回头,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抹了一下脸蛋,像是擦眼泪。楼道内灯光有些暗,不过看上去,小姑娘并没有哭。
不过,楼体内一盏灯亮了,她眼里分明有泪花儿。
她扎着长发,看来是舞蹈社团中的一员。她紧走了两步,迈上几级台阶,又抹了一下眼角,原来是快到教室了,她不想让同学们或老师看到自己掉眼泪的样子。
我对旁边的女儿说:刚才,估计是她爸爸妈妈来看她了,她想妈妈了,因为已经在这待了六天了。
其实,刚才我从餐厅出来,我就观察各位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有在教学楼外的,有在楼道的,有在楼梯拐角处的,有的是欢声笑语,也有是父母的安慰与孩子的沉默,也有的是孩子在父母跟前撒撒娇……
一位母亲弯着腰近90度跟孩子说话,孩子倚着墙一脸沉默,心事重重。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前几年的一个场景:一天下午我正进校门,看到一个女孩在校门口嚎啕大哭。
妈妈,我不想进学校,我想回家……
孩子抱着妈妈的肩膀不放,妈妈安慰着孩子……
当然,这只是个别极其想家或有其他原因的个例。
我突然想:我班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是不是也有个别学生会有类似的情况呢?
其实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孩子们在同学与老师跟前隐藏了多少这个年龄该有的天真与柔软,勉强给自己增加多少不真实的成长与坚强。
蜕变总是很痛苦,然而,这不正是蜕变的过程吗?
初一的时候,只要孩子因为想家而回家,我从不阻拦,包括刚转学来的孩子,每周的家长来看孩子的时间,我都给与他们充足的时间。
这充足的时间,是让孩子们在父母亲人那里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如果是孩子在父母跟前因为想家而流泪,那就让孩子的眼泪流一会儿……
我突然觉得这眼泪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其他都是浮云罢了!
我不知道家长在看到孩子转过身后,自己的小宝贝擦擦眼泪,故作坚强的走进教室,家长的内心是一种心酸还是欣慰。
孩子刚入校,尚未与学校、教师、同学建立安全感,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到的当然是自己的父母。安全感的建立根据孩子成长的经历不同以及班级氛围、班主任管理方式的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有长短,有的学生到了初三也没有建立安全感,这是件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情。
每当看到因为想家的孩子,我的内心就会触动一下,反思自己对这些刚满12岁或不满12岁的孩子们的关心够不够,是不是有些细节做得不到位。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二版)的引言中这样说:
走进今天的学校、我们发现学生们往往花费成周甚至成月的时间准备考试。而我们许多人都相信这些时间本来应该用来探索新思想,发现新兴趣,扩展知识,陶治情操,使学生在艺术,音乐、写作等领域大显身手的。我们特别相信学生们应该有机会在学校学会关心,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与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学校有责任教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关心是学校教育的真谛所在。
书中还提到这样一种现象:
现在学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然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教师们也许确实愿意关心学生,这很重要。但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学会关心》P19
的确如此,之前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觉得应该关心学生,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很多时候却无功而返,甚至会有反作用。
现在想来,是自己的沟通能力有问题,没有敏锐地发现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场合、压力等场景下不同的需求,而是根据自己单方面的判断学生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内尔·诺丁斯提到的这种现象。
话题回到刚才那个掉眼泪的小姑娘身上,她哭一会可能就会好点儿了,如果班主任能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关心鼓励她一下,让她在离开父母的那一刻感受到关心,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即使她会再次掉眼泪,那就让眼泪流一会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