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多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我就想起我的就业之路。
我2003年毕业,上的是一所不错的大学,但专业特别冷门。
2002年秋季开学,进入大四,很多同学都在准备跨专业考研。法学,经济,新闻,古汉语文学。对于考研,我没有很强烈的愿望。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读书这些年,我一直心怀愧疚,一直想着早日毕业帮家里减轻负担。但看着大家都在复习备考,觉得自己也不能闲着,所以也去买了复习资料,每天和室友们一起泡自习室。到十一月,还凑热闹样的去报了名。
十月后,很多单位开始了校招。对于找工作,我没有一点概念。从小一路读书,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觉得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对于毕业了以后要做啥,从来没有认真想过。陪着同学跑了几场世界500强的专场宣讲会,听得让人激情澎湃。
某一天上着自习,突然想,我干嘛要假装考研,也去找工作吧。第二天拉上好朋友,去了一趟商场,几百块的预算,好不容易搭配了一身稍微正式的服装,然后花了二十块,拍了几张求职照,找文印店,做了三页纸的求职简历。去了校招现场,随意的投了三两份简历。
十二月的一天,我刚从图书馆回寝室,班长急匆匆的来找我,说有个成都的学校来系里招人,问我愿不愿意去试试。我一脸懵。对成都,我只在三国演义里读到过,学校名也是完全陌生。室友的男友鼓动说:去吧去吧,成都特别适合你,那里生活闲适,适合你与世无争的性格。
我唯一能请教的是一个堂姑。她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武汉一所高校工作。姑姑说,学校不错,稳定,适合女孩子。
那就去试试吧。见了学校来招聘的老师,见面地点在家属区的一个超市门口,我们站在路边聊了大概十分钟,就算是定下了。工资什么的都没问,两天后,就把三方协议给签了。
心里其实挺忐忑的,好像很随意的就把自己给卖了。但也安心了,接下来的日子,天天泡图书馆读喜欢的文学作品。
到了七月正式入职。才发现工资确实是低。试用期1050块。半年后转正1450。也知道了当时之所以被看中,是因为我的朴实老实,感觉应该能够安心工作。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我来的这所学校,竟然是一所颇有名气的985大学,也没想到,两年后,学校招人已经要求必须硕士以上学历了,从那时,工资也开始了大幅增长,更没想到,后来学校的编制,竟然成了香饽饽。我常常想,得亏我毕业的早,要是放到现在,怕是找不到工作了。
我算是幸运的。那时候学校收入低,优秀的人都不愿意留校。可能因为这,让我捡了个漏。不过那时候就业机会确实多。我们班二十多个人,有三分之二的人考研,本科直接工作的,有去中央机关的,有去深圳,北京,上海的事业单位和高校的,有去热门的IT行业的。也是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当年我们看不上都想着逃离的专业,在全国也是排着前列的。所以虽然冷门,也有很多不错的单位直接到校要人 。想来,那时候的大学生,没有就业的压力,还真的是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