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书籍,看了又看。许多页码开回翻开,又来回合上了。问题,融入我的生活,没有办法一下子解决自己的几个疑惑,偶尔看看天空,既然没有了想法,还是回到原点。问题是:为什么我对此是如此着迷。我想着想着,微风吹拂过来,明晃晃大地照耀着我!
不急不急!有时会想,为什么想着想着,许多和毫无关联的文章驱散了自己的困惑,早一点感知到文章的好,估计自己就早已经解开了谜团。其实,看起思考过程比较漫长,偶尔能够坚信不疑,偶尔能够抓住本质,自己也是开心一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5518988/766058f0e572a15e.jpg)
内心的乱七八糟,是因为读得还太少,最近几天至少读了不下10个相关内容,不如就和自己较劲下去,不较劲,又怎么可以如此善于思考呢?时时和自己较劲,又能怎样得出属于自己的真知和理解呢?
我明白,既然是自己的学习,自己就要沉浸其中,乐趣自然会无穷的。没有太多名利,没有太多功利,一心一意琢磨问题的答案,至少,我梳理了属于一个问题的可能情况。
属于我的经验是有限的,阅读,真真逼近了可能会抵达的地方。虽然,看起来一开始不知道如何解决,但是学着学着,探索的乐趣有了,内心充实也有了,自己的信心更有了。
有了这样,坚定信念,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好好珍惜每一个研究的历程。
一个有担当的人,始终相信,每一个思考都是真实的,不是为了外部的评价,而是真正来自于自己对问题的求索。
如果自己再进一步呢?自己可不可以把相同的问题,相似的解决办法整合到一起?自己可不可把没有的问题提出来?究竟课堂解决哪一个核心问题?哪一个更为重要?
如果自己再进一步问,理论上的可以和实践的可行到底距离有多遥远?难在哪里?认知冲突在哪里?如果多个认知冲突,哪一个最为重要?
个体经验有限,群体经验有限,那么,教师的示范显得更为有意义,但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的学习是不是意味更为深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