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过两天回老家一趟,按照距离来说,也算是遥远的小山村了。
在读高中进县城之前,我在那个小山村长大,一草一木、一道河、一座山……我都印象深刻,脑海中关于农村的各种场景都是它赐予我的,于是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感受“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里”的情景……
早晨山谷的大雾,院畔的秋霜,夜里树枝上的大雪,秋天的黄风,夏天的山洪,攀附着农作物向上生长的喇叭花、傍晚山头那一缕明暗分明的光线……
前年爷爷去世,我回家奔丧,才发现老家被改造的面目全非,早已没有了当初模样,完全像我近些年下乡去过的那些村庄一样——被大型钩机挖的平整。那些沟沟峁峁、山道河流、斜坡上的杏树、屋后的梨树、院底的枣树……一概被处理的干干净净。
留住乡土气息,留住乡情。为什么我们总是说的和做的总是不一致呢?
把一切都铲平了,把一切都挖没了,留的哪门子乡情乡韵?
“你总是说得那么好听,以为那是爱我的证明”。在某人身上,我确实体会到了哄死人不偿命的道理。
铲平的时候说会还你一个更漂亮的乡村。结果呢?铲的欢快,该挣钱的挣钱了。等到要建新的了,就没人吱声了,因为那得花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次回去,再看一眼过往的乡村。那些场景,只能靠回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