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包回家乡过年了。
我的家乡是个拥有二千多人口的大村庄,一条水泥马路从村子中穿过,因为是老村庄所以马路两边的房子有些乱杂不齐。
这些老屋是旧社会地主,富商们建的三进三出地庭院,解放后分给了穷苦百姓,每家分得二三间房间,几十年后又传给了他们的子孙,因为那个年代得人的思想观念是多子多福,都卯足了劲地生养,所以老房子的主人就翻了几倍,这样一来给后来翻修房子,造成了难以逆转的僵局,由于房子处于中心地段,一般都不想忍痛割爱。一直到现在也只有极少数的房子翻新了,盖成了三层楼房。
现在我的家乡是这样子的布局:村中心是历史久远低矮的瓦房子,周围是高端大气得楼房,宗祠堂建在村中心,祠堂两边和对面有几家食杂店。
那些在家宅不住的村民们,一有空闲时间就猫到这家或那家店里,扯家常、聊大天。小扯一日三顿饭,大扯国家政策如何定制,近聊眼皮底下的事,远聊宇宙之外是否有蓬莱仙境。他们也可以从喝水扯到骆驼,再到沙漠,再去大兴安岭……聊着聊着就把祖国兜了一圈。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比如张三说:有机食物的味道就是不一样。李四就不认同:你有这么历害,你吃得出来?……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辩起来,最后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大伙被吵得耳朵发麻,一直这样吵着也太无聊,这时会有震得住气场的人调侃道:别吵了,出去干一架,谁赢谁有理。俩人这才相视一笑了之。
大人可着劲瞎聊,跟随出来的小孩子(或是子女或是孙子辈)就不停地吵着买这买那,小孩子的吵吵声,大人的说教声是另一片风景。
少妇们爱臭美,围成一圈讨论,谁的发型好不好看,哪家店做的指甲好看……有时也喜欢分析男人,然后是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公是别人的好。有聊着聊着就骂起了自己的男人,也有聊着聊着就哭了,于是其他人就举例子摆道理地劝说起来。
农村人心淳朴,邻里间时常互相帮助,所以关系融洽,尽管一天都见面几次,但是每次碰面大家依然会热情的打招呼。
特别是像我这种不经常回家的人,乡亲们更加热情,只要有人朝我这边走来,我就会做好准备回应。有时会有乡邻同时从几个方向走过来,我就把头迅速地转动连声回应:哎,哎……
我这是忙并快乐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