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追求外在的繁华世界,却往往忽视向内的自我发展。——木木木
我从大学时代起,开始产生对自我的疑惑,对人生意义的疑惑。大学之前一直在被教育制度和被教育制度教育过的长辈和老师教育,从来没有意识到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越是追寻,就越是感到疑惑,因为我连自我都不了解,怎么去了解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
后来我大学开始有意无意识的向内寻求,我从佛经中寻找,从圣经中寻找,我一度认为也许信仰可以解决我所有的疑问,也许我可以从这类书籍里找到答案,后来我又自学心理学,我想也许了解人类的心理,就能够对人生的困惑少一些。后来确是有了一些认知,但总是感觉少了一些东西,总觉得我认知的东西只是浅显的答案,离真理还有一定的距离。
特别感谢克里希那穆提的《探索与洞察》,我感觉这本书所阐述的观点让我又有了新的启发,离我所追寻的本质又近了一步。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把我所了解的学到的东西分享出来,分享这种智慧或者启发的喜悦给你们。
在学会如何正确的与自我相处之前,克(克里希那穆提)让我比较完整的了解到什么是自我,自我就是意识,意识就是自我,而意识就是对过去的记忆,对以往的经验,还有过去所学的知识和情感的感受……这些所有过去就是意识,而意识就是自我,自我就是意识。
在了解了什么是“自我”之后,克 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自我”和“意识”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深以为然!这就是我之前总是觉得我离我所追求的答案还有很远距离的原因,因为意识和自我来自于过去的记忆,对过去历史经验情感知识的推导,这些并不是事物的真理,它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并不是很全面,用片面的,不全面不完整甚至可能不正确的意识去了解自己本身,不会得到真实的答案。克在这里用了“没有权威”和“不是事实”这两个观点来解释意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我觉得用这两个观点去解释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我更想用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观点来解释,可以用言语言说的真理,并不是真理本身,可以用言语言说的事物,也不是事物本身,意识的活动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但是语言只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它并不是事物的本身,它就像“手语”,“表达情感的动作”一样,都只是描述事物的一种手段,只不过“语言”可能比“手语”还有“表达情感的动作”描述的更全面,但这种全面只是相对而言,它依旧不完整,举个例子,“山”这个词语只是对山这个事物的一种描述,而并非山本身,你的意识在用“山”这个词语时就给“山”打上自己的印记了。来用“自我”和“意识”这种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甚至可能错误的工具去了解“自我”的本质,得到的会是正确的答案嘛?
所以要了解自我,要洞察自我,就必须不带情绪,结论,也不带过去历史经验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只是观察自我,而不带任何结论,不带自我意识产生的任何干扰去观察自我。
比如观察“嫉妒”,我所说的观察“嫉妒”不是说观察“嫉妒”这个词语,而是这个词语所描述的事物本身和本质,如果你带着自我的意识去观察自身产生的这种情感,你可能会用自身的意识去干扰它,因为在你所受的教育中,“嫉妒”是不对的,是不好的,所以你会干扰它,会影响它。可是它是你的一部分,是你自我的一部分,你所有的情感都是你自我意识所引发出来的,如果你干扰了它,影响了它,你观察得到的东西还是你想了解的东西嘛,你观察得到的自我还是真实的自我嘛?
所有的情感当你不带自我意识去观察的时候,他们可能并没有好坏,优劣,他们变成了一种没有区别的能量(试着去理解这句话传给你的本意而不是只注重词语本身,因为这真的很难形容),之前你所认为的区别只是你自我意识强加来的东西,比如“爱,悲伤,愤怒,绝望…”都只是意识强加的区分,意识需要用词语来描述他们,区分他们,却让我们忽略了这些情感背后所带来的那种本质,一种能量的共鸣。当你不带任何意识,不带任何自我,不带任何语言,不带任何记忆,不带任何观点总结去观察你内心的这些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活动时,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本质,你就会了解真实的自我,不带任何东西去观察,只是与它共处,与自我共处,你就会了解自我,了解自我的情感,并且掌握这种能量…与爱共存,与悲伤共存,与所有这些感情共存,忽略掉词语本身,只是观察这些词语背后的本质,真正的了解自我。
在你真的了解自我,学会与自我共处之后,我想也许你人生的行动会变的不一样,没有喋喋不休的心,内心会坚如磐石,只是全神贯注的去行动。这有点像佛法传播的一种人生智慧,原来砍柴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做饭,做饭时想着喝茶,你的内心总是不安定,但你顿悟时,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喝茶即喝茶。与自我共处,再不会有困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