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叨叨叨
1.包头接连有风,高层上如有响哨。
3月20号一早醒来,天还是蔚蓝如许,白云悠悠,光线已经开始煦暖,房间里的暖气早早就达到室温而自动关闭,真的是春暖花开了,打开窗户总是想使劲报复性地呼吸,像是发泄对病毒的仇恨,那空气就微微的在凛冽中格外地香甜。
昨天去超市采购,周五是附近超市特价日,人头攒动,我只在人少的地方捡了几样必需品就快速出来到菜市场买菜了,那些优惠应该不值得去冒险,当然,另一个角度是可能这边疫情确实比较轻了,果然,今天一早就有好几个弟弟的狐朋狗友开始召唤,说是包头解锁了,饭店和洗浴中心都开放了,我有些奇怪人们的防范意识,虽说不用草木皆兵但还是应该少聚众的吧。营业场所陆续开工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但人们还是要有防范意识的,不要让病毒卷土重来。应该说这场战役的代价之惨痛史无前例,我们还是该珍惜。
一直关心昨晚由国际航班降落呼和浩特了,就格外关注内蒙古的报道,却一直是待公布,就总是悬着心,希望能保持内蒙古好不容易医院清零的好成绩。
2.国际上还是风云动荡,3月22号意大利确诊超5万,死亡已接近5000,那是一具具鲜活的生命啊,不管是哪个国家,都人间惨剧。他们只有6000万人口,看到意大利人悲哀地说一代人就这样去了,23日已达5476。
3. 网上仍有诸多语言战役,正反方飞刀一般来来回回。写信的回信的花样翻新,只是有人就能无视事实南北西东也算是把善恶对比到极致。真的是疫情病毒直指人心。喜欢张抗抗这几句话:对于污垢来说,每束阳光都是有罪的;对于暗夜来说,每颗星星都是有罪的; 对于虚伪来说,每句真话都是有罪的。
也觉得疫情后我们最要做的是反思。杜骏飞教授(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说: 以下五个问题是迟早要回答的:我们的治理理念有没有问题?决策机制有没有问题?信息发布制度有没有问题?官场作风有没有问题?疾控医疗体系有没有问题?自省,不是为了所谓“批评或自我批评”,更不是要找人“背锅”,而是为了——避免“下一次”。 既然十七年前的教训我们都没能认真汲取,那么,如何才能消除所有人对下一次的恐惧?如果没有自省,一切伟大的牺牲都会失去意义。
4.武汉封城至今是60天了,希望疫情结束之后静下来能有作家写写900万人的武汉众生相,这的确是一场值得记录和反思的战役,一场人性善恶的较量,一场身体和灵魂的双博弈。
5.有同事传来在呼和浩特南二环的锡岭公园内柳树开花,共开了七朵。据说唐朝盛世时曾开过一次,史书上有记载。柳树开花!创世神奇!但愿这是疫情结束生活向美而生的信号。
6.今天的另一件开心的事是在朋友圈看到:去年此时被诊断癌症晚期的同学发来一组玉兰盛开繁花满天的图片,题目是生命坚韧岁月静好,在全球疫情的今天,这话他说出来是不是很有力量,如同春天里恣意生长和开放的似锦繁花。祝福他祝福武汉祝福我的国祝福地球人一切都好。
7.疫情两月余,宅在家里感觉思维和认知都逐渐变得麻木,对好多发生终止都变得迟钝 ,网上诸多抱怨要么失聪要么偏听偏信。想起来《钝感力》这本书。因为渡边淳一,世界上多了一个叫“钝感力”的词。“钝感力”可解释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会一点点侵蚀人的健康。而钝感力就是粗糙人生的润滑剂、沉重现实的千斤顶。没有人是傻瓜,选择钝感,只是为了不错过生活中那一点点的幸福。
疫情之后多少人需要锤炼自己这样的能力才能再次感受幸福呢?也许此生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次生灾害是不是更为可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