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我放弃“打工人”的身份,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当我放弃“打工人”的身份,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作者: 钟走得好慢 | 来源:发表于2020-11-13 17:23 被阅读0次

-这是陈落落的第2篇原创-

2020年5月份,因为终于无法忍受毫无意义的忙碌工作和让人抑郁的社交氛围,我选择了辞职,希望可以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向往中的自由职业者,是自由、美好而轻松的:坐在咖啡馆悠闲办公,一觉睡到自然醒,迎接美好清晨,可以自由把控时间,想去哪就去哪……

但是,too young,too naive。自由职业绝不是理想主义之上开出的花朵,脱离了公司庇护的自由职业者,面对的是活生生、赤裸裸的现实。

01 不被社会认同的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的压力,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自周围人的不认同。

当你跳出年轻人就应该上班这种主流价值观时,往往会受到世俗的攻击,而第一个向你发出否定声音的,大概率来自父母。

我的父母表示,我让他们很失望。

他们辛辛苦苦供我念书上大学,没曾想,毕业后没几年,我会选择待在家里工作。

他们原本对我有很大的期望,认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老老实实上班才是正确的、体面的。

在我的父母眼中,没有自由职业者的概念。我对于他们来说,等同于“无业游民”

所以他们在面对外人的询问时,会显得非常不好意思,怎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女儿,一个大学毕业生,却天天待在家里呢。

他们劝我回去工作、考研或是考个公务员、老师之类的,这样比较稳定,而且以后嫁人也比较好。

同时,“你现在每个月赚多少钱?”,是父母问得最多的问题。

于是我开始明白了,在这样一个财富导向的物质社会,没有钱,我也许无法赢得尊重,哪怕这个对象是我的父母。

比起梦想是什么,喜欢做什么,为什么不继续上班,父母更关心的,可能是我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情绪价值和经济价值。

我理解我的父母,在物质和精神双重贫瘠条件下成长的他们,也许无法产生真正健康的爱,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但是我不想在这样的价值观下生活。

我无法立刻改变父母根深蒂固的想法,也不奢求他们能够支持自己做的事情,我能做的,也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们所影响,并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

正如《熔炉》里的那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而我自己选择的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我会坚持走下去。

02失控的生活节奏

自由职业,对于没有自制力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不得不说,自由职业和我想象的状态差太太太多了。

但是,这也只有当你真正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你才能深刻体会到。

辞职之后,我经历过一段非常堕落且放纵的时期。

如果你讨厌工作日早上8点的起床闹钟,那么,自由职业可以让你一觉睡到大中午。

哪怕天天如此,也没人管你。

但是,作息混乱、黑白颠倒一个星期之后,你变颓了;

半个月之后,整个人已经要多懒散有多懒散了;

一个月,精神状态非常糟糕,精力水平断崖式下降,会陷入尽管睡眠足够、但依然随时随地都想睡的怪圈!

本想欢欢喜喜地拥抱我梦寐已久的自由职业,没想到,迎接我的是无穷无尽的睡意,似乎要把整个世纪的睡眠补足。

这都是血泪教训。

学会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是自由职业者的基本素养。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青春,在被窝里消耗。我加入了一个早起互助群,每天早上7点半之前群内打卡,如果没打卡,就自觉发几块钱红包到群里。

钱虽不多,但群员的自觉,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因为想着要去群里打卡,现在我每天7点前就会醒来,比我之前一睡不醒的状态,真的好得太多了。

并且,我开始在清晨跑步,享受着世界还未完全苏醒的安静时刻,呼吸着微凉、清新的空气,让我整个人感觉非常舒服。

最关键的是,我惊喜地发现,运动之后,我一整天都很精神,比起《睡眠革命》、精力管理之类的书籍,运动对于我来说,也许才是最好的解药。

前几天看到杨立华教授的一段话,非常喜欢。

人生,还是要用力的生活啊。

不断地去调整自己,假设你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作息和精力,那么就意味着,一天之中,你会有16h的时间,可以自由把控。

如果把时间比作财富的话,可以称得上财富自由了。

上班时的朝九晚六,来回通勤两小时,加之偶尔还要加班,回到家精力已经被榨干,比起这种什么也不想干了的状态,现在整整16h的时间,你可能会觉得时间太多了。

以前想干却没时间干的事情,全都想来一遍,这个想做,那个也想做,但是最后发现什么也没成。

所以,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确立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让时间不虚度,是努力的前提。

因为现在相当于是在给自己打地基的阶段,地基打好了,才能在这块土地上,建造出属于你的王国。

如何更好地生存,生存之外,又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爱好,确定目标、优先级以及可行性步骤,然后像垒砖一样,化繁为简,日拱一卒,一点一点朝着自己理想的状态前进,用执行去践行每一个梦想。

以前没时间,你有一大堆借口去逃避;现在有时间,有精力,却不往前冲了,只能说你想要达成某个目标的欲望,还没有那么强烈,没有那么迫切。

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议就地躺平或者选择继续上班比较好。

因为很多事这一刻没动力去做,就别想着下一次了。活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已经非常了解自己。

我们常常用不够自律、不够努力来开解自己,事实是,我们不需要努力。

我们要做的不是努力,而是勤快。

我们需要把主观上的努力,变成勤快,变成一个实实在在、非常具体的动作。

把一件事,频繁地练习,自然而然地做,而不是逼着自己痛苦地去自律;

把一件事,做到跟穿衣吃饭一样毫不费力,把这件事融入生活里、刻进骨子里。

就像你第一天写作,咬牙切齿写了800字,痛苦得要命。而那些把写作当作职业、当作生命必不可缺的人呢,每天写,十年如一日。如果都像第一天写作这么痛苦地话,那人家早就放弃了,正是因为坚持写,写着写着,由难入易,才体会到写作的奇妙之处。甚至有一天不写了,还会觉得痛苦,会想着,我今天一点要写点什么,不然难受。

这是我最近的感悟,自由职业不是靠自律撑着的,人生也不是靠自律辛苦地撑着,而是靠好习惯,把习惯融入生命里。

03收入焦虑

大部分自由职业者,必经的一条路就是收入焦虑。

当没有公司为你承担风险的时候,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

我之前说,我的父母对我现在的状态很不满,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的收入还没有达到我上班时的水平。

除了辞职后的两个月,在忙碌一些其他的杂事,之后的大部分时间,我几乎一直在自我纠结以及调整状态(由此可见,辞职前的准备有多重要)。

好在现在比之前多了一些确定感,也更加坚信自己的方向,所以就算眼下的收入一般,但对未来还算有信心。

对于有尝试自由职业想法的小伙伴来说,在自由职业之前,一定要有至少一项已经验证过的、可以变现的技能。

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all in自由职业领域,可能要走很多弯路,比如我。

但是,就算这样,仍然有逆风翻盘的机会,因为只要你还坚持做事,人生便处处有惊喜。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一句话,很受触动:“做你手上的事情,做你现在在做的事情,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会有人知道我们的。”

04边缘化

作为一个“离群索居”的初级自由职业者,我感觉自己边缘化了,因为我已经不在主流的社会活动中了。

并且丧失了与外界的沟通,常常让我对自己正在做的某个决策,产生是否正确的怀疑。

加上几乎没有social的生活,让我的表达能力在加速退化,原本我是一个偏内向的人,现在这样闭塞的生活让我更加“自闭”了。

因此,为数不多的朋友以及大部分时候还算和善的家人,成为我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

原本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孤独患者,我太爱独处了。在社交场合中,我常常觉得窒息,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上班的原因之一,公司的氛围同样让我感到压抑。

但是现在,我竟然有点怀念有“人味”的生活了(虽然这个形容词有点奇怪)。

所以我在想,我是不是成了那群被社会以及集体抛弃的边缘人群。不管是我抛弃它,还是它容不下我,无所谓了。

又或许是,我还没有找到同类。

作为一个半边缘人群,我理想的状态是,大部分时候独处,小部分时间出来“觅食”和吸收人气。

所以,未来还是希望可以多打开自己,去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

然后,偶尔计划一次旅行,给自己透透气。

05渴望亲密关系

和自己的时间相处太久,虽然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还是非常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分享喜悦、痛苦、日常的琐碎。

但是这样的事情,也变得很难。

这不是自由职业以后才有的感受,只是它加剧了这种感触。

有个一起吃泡面的人,竟然也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呀。

06物质欲望的消退,开始崇尚极简主义

苏格拉底说:“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物质”。

自由职业之后,我发现,生活所需要的东西真的很少。

花很少的钱,同样可以过得很快乐。

比如我今年双11就什么都没买,因为我现在做的一份兼职的缘故,我太清楚那些消费主义的“骗术”了。

并且我发现,我以前为了便宜囤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优惠多少。最关键的是,我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它们只是放在那里,占据着一个空间。

于是开始喜欢扔扔扔,不必要的东西也不再往家里囤。

以前总喜欢买着买那,家里积攒了很多没有用处的东西,搬家之后,扔掉了大部分身外之物,发现没有这个那个,我也可以好好生活啊!(对极简主义感兴趣的伙伴,推荐去看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很有启发)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说:“20岁才追求样式,30岁就该追求品质。”

我在想,这难道不是“女人就要对自己好点,所以要买xxx”这句话的另一种表达吗?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消费主义话术,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洗脑。

我非常庆幸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比起为消费主义买单,还不如把钱好好存起来,积攒自己的本金。

07 20%的时间,创造80%的收益

辞职之后,我选择了一项副业作为过渡。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长尾效应。

前期我在这份副业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后面由于精力有限,就没怎么再花心思了。

但是我发现,即使我现在每天只花以前20%不到的时间,依旧可以拥有之前80%的收入。

即便这份收入,只是当初为了缓解自由职业带来的窘迫,但对于我来说,已然是一份惊喜。

想想我们一天那么多时间,有多少时间是做了有用的、创造收益的事情呢?

上班时的重复性劳动就不必多说了,但是自由职业,16个小时,随意挥洒时间,有哪些是在做有益的、喜欢的事情呢?

我开始意识到,以目标导向去做事情,做真正对目标起作用的事情,才是避免无效努力、瞎忙的关键。

虽然自由职业者有种种需要克服的困难,但是你一旦踏入自由职业,你会发现:很难再想回到朝九晚六的上班生活了。

不是因为担心无法再融入职场,而是无法放弃自由职业的生活。

比如不想过受人拘束的生活;

不想在狭小的格子间里虚度青春;

不想早晚打卡挤公交地铁;

不想出卖自己的时间,去为老板创造收益,以换取微薄的薪水;

享受自由的状态;

享受工作的成就感;

可以尝试更多的选择……

对于想要尝试自由职业的人来说,建议先从副业开始,等到副业有了相对稳定可观的收入之后,再尝试自由职业也不迟。

而对于我自己,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自由职业,不如说是自由职业接纳了我。

因为我知道,我无法在公司获取成就感。

终有一天我会选择向自由职业走去,它也许只是在静静地在等待我的到来吧~

以上是来自一位初级自由职业者的小小感悟,更多的是我一个人的自说自话,一些反省和思考,如果对你有用的话,点个赞吧~(^3^)╱~

- THE END -

副业 | 女性 | 阅读写作 | 自我管理

-遇见相似的灵魂-

相关文章

  • 当我放弃“打工人”的身份,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这是陈落落的第2篇原创- 2020年5月份,因为终于无法忍受毫无意义的忙碌工作和让人抑郁的社交氛围,我选择了辞职...

  • 你向往自由职业吗?

    你真的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吗?也许从小就被教育踏入“体制之门”,所以对于自由职业者这一身份,我是不敢想也不敢向,现...

  • 为自己打工

    为自己打工,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朝九晚六的煎熬下,不想成为一个被动的打工人。可以说,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生...

  • 自律的生活需要韧劲

    因为家庭的需要,我需要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发现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的必要条件就是:自律。自律仿...

  • 妈妈自由职业者脱颖而出的策略

    很多妈妈们都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自由职业者。在《妈妈的职业规划应该这样做》一书中...

  • 吴韦朋:自由职业者如何一个人自己打造个人IP?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喜欢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事实上,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并非每一...

  • 在成为一名coach的路上

    我想成为一名life coach 我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我想成为一名在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领域能深入拓展的老师 我...

  • 优雇网:获取电商人才的新渠道

    自由职业者是未来的职业趋势,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的崛起和共享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边界逐渐变得...

  • 没有超人能力 别枉谈“自由”

    不知不觉,混入自由职业者队伍,已有五年光景。看到不少网友提及自由职业者,羡慕有加,一脸神往,以为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 莫云思 21 自由职业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自由职业者呢?你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吗? 所谓的自由职业者指的是时间、财务比较自由的一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放弃“打工人”的身份,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fb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