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作者: 水流云在山 | 来源:发表于2024-04-02 05:40 被阅读0次

下午正在上课时,有朋友因为工作心情不好找我。手机上留了很多言。

当朋友心情不好的时候,刚开始更重要的是倾听,等满腹委屈、不干倾诉完,逐渐平静后,便到了提建议的时候。

上完晚上的课,到家吃完饭已经九点多了。尽己所能给了些建议,内容如下。主打献计献策了,不管献的好坏。

对公司

1、还是需要主动找老板聊的,带上对答辩问题的思考总结。找找抖音3c、tiktok啥的3c行业品牌广告或者品效广告的玩法。

2、就现在做的这块儿内容要这么做的更好些,将想法写下来。这个也是作为和老板沟通的一部分。

3、汇总自己在过往项目中的“关键时刻”,提供的及时、精准的解决法子,是怎么对后续影响的。

4、汇总找一些渠道,网络研讨会啥的都行,关于当前工作的,就说明自我提升的自我推动力。

其他还有啥,你可以再想想。

我能想到的2个优化点:

1、人工智能赋能内容输出。在人工辅助下,快速输出高质量、多风格、追热点视频、图片等内容。和平台用户进行“沟通”。

2、与短剧结合。现在短剧确实火,站内也算是擅长。而且短剧成本低,能在整体下提升客户推广效果。

内容运营产生收益远大于广告的收益。

对外看机会的话,

建议重点关注侧重内容、沟通、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度。

看着Google中国、阿里啥的最近在招广告相关的人,可以具体看看。还有字节tiktok部门的岗位,我自己看好出海业务。

另外的想法

现在尽量把这个工作做好,闲余时间可以做小红书。一直觉得你的号会很快起来。漂亮、有个性、有内涵、自律。就稳定传递正能量,粉丝量到了,该接广子接广子,做大了找几个“便宜的学生”兼职,做个工作室啥的。

把希望和力量来源绝大多数给到这个工作,但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反馈,是会很难受的。

善意的猜测,这次是跨部门领导对于老板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必要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质疑,所以她不舒服。至于快速的进行的调整是在往上表达某种信号。还是很有沟通的必要性的。

从咱们的角度,确实进步很多,这非常好。证明一次次自我突破,一次次自我重塑。但这不是她们核心的关注点。这个角度是自我纵向对比。但你想哈,横向对比,相当大比例的人之前都是有相关或者近似工作经历的。从某种角度,这是一种所谓“短板”。

最后的最后,你的父母和对象都是你的后盾,你自己本身的心性更决定你绝对不会过的差。

想到什么写什么,瞎说了这么多。周三没课,你有空的时候找我。

到今天,自己脱离职场已经一年了。只是隔三差五的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职场内卷加剧,这个那个公司在layoff。也实在是不能直观的感受到的卷破天灵盖儿的卷是什么样的。再说了,即使是这样的,也只能尽最大力输出、贡献。

相信这种信心疲软、压力比较大的日子是短暂的。长期来看还是满含希望的。一切都会变好的,如果没有变好,那就是时间没到。保持身体、心灵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f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