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最近读《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一书的读书笔记,这是我在一个书友读书营共读的一本书。
02
今日算把这本书的前言、引子读完了,我差不多要弃书了。书中作者的观点、论述有些过于偏激,虽然不太懂这政权、中央帝国财政之间的关系如何,但凭着我阅读的直觉,容易带着偏见去阅读。
就这样,我带着偏见继续往下看看,越看越觉得我孤陋寡闻了。这卖官鬻爵、铸币税、山泽税、盐铁官吏、均输、平准、酷吏……这些都是古代帝国为收敛民间钱财的手段,以平衡、弥补国库的空虚。
就目前来看,作者是批判这类财政模式的,然最终的出路又如何呢?继续跟随作者的思路往下看看这一制度建立、挣扎、重归反复……
03
正式进入书中的第一部分,看到两个挺有意思的内容,划线做读书笔记。
一则是楚汉相争,其实是一道岔路口的选择,并不是为了大一统,而是争取最高话语权,以谋求自身最大利益化。
二则是谈及几大帝国为何在创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时失败了?
答案是:要建立统一的国家,需要经历两个步骤。第一步,用军队进行武力征服;第二步,用文官进行政治征服,建立统一的制度。不管是波斯帝国还是亚历山大帝国,都完成了军事征服,却无法完成政治征服。
看到这,就想到一句老话: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国家政权发展的过程中,非是战争、蛮力、高压就可以解决的,如何从军事征服完成到政治征服,这需要决策者长远、行之有效的政策推动。
04
1.从春秋进入战国,大量的诸侯国消失,只剩下几个强大的国家。战争也早已从纯粹的武力炫耀变成了财政的比拼。
2.各国进入了一个竞相变法的时期。所谓变法,本质是改变经济资源的配置,提高国家财政效率的做法。
在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就是想让国家强大起来。按我以往的认知,这个时期是百家争鸣,不同政治思想活跃于舞台的黄金时代。
而书中对变法的定义,仅是说经济资源配置的问题(目前所看到的部分)。好吧,那我就跟随作者的独特视角去看看这些变法,希望以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
其实,看到这我有个疑惑:那时有不同的政治主张流派,那相应的经济思想是不是也有所不同?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异同呢?希望能在书中寻得到答案。
在微信读书看书友们的议论点评,发现这本书中观点争议挺大了,毕竟这都已是过去的事情了。初看此书时,我怀着蛮大的偏见,毕竟有些内容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论述。
看着看着发现自己这样的无畏偏见其实蛮愚昧无知的,如果我们要去批判一本书中的观点,得先去了解事情的本质,而非通过个人主观喜恶爱好而去批判,这样的阅读方式过于掉书袋子。
我们应该享受看书的过程,多提问多思考,既不要让别人想法肆意在你大脑奔跑,也不要墨守成规、不知而无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