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小到大没有阅读的概念,就是喜欢文字,喜欢看书,很杂,什么书和报都看。
家里兄妹四人都酷爱看书,是受父亲的影响。
记忆中父亲每天晚上都在看报纸。父亲自己订了《参考消息》,每每将看到的国际国家大事等信息讲给我们兄妹听。那时懵懂,其实父亲讲了也根本不明白的,但他只依着自己喜欢,笑眯眯而耐心地去讲。
上小学时在学校看到有《中国少年报》和《儿童文学》,但奇货可居自己根本买不到订不到的。就拿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吃的用的,与要好的同学交换,因为她妈妈是老师,家里才总有这些书报。
那时许多书是借着看啊,曾经给一位亲戚中学老师,去了家里,我请他帮着借《红楼梦》来看。他非常怀疑我是否能看懂,说我才上小学就看这样的书。
当然看了不会全懂的。
大哥喜爱看书,且爱买自己喜欢的书。家里当时许多的小人书,被两哥哥珍藏在一个木制的小箱子里,还加了锁。只能洗了手看,且概不外借。有《地道战》、《智取威虎山》等等。
中学时代,家里到处是大哥买的文学杂志,《十月》、《当代》、《小说月报》、《译林》、《外国文学》等等。
我只管全拿来,只管扎进去,每日学习完成,就头也不抬地看。
有次妈妈出门,火上煮的什么饭,叮嘱看书的我照看着。我只应承,等她回来,全糊透了,锅也几乎报废!
看的书多了,知道的多了,就喜欢讲。将书中的故事观点见解讲给同学听,伙伴听。
有次好朋友炸油饼时也站在旁边给她大讲特讲《丑陋的中国人》,对书中的深刻剖析和辛辣犀利惊叹不已。至今只要看到油饼就会想起当年的这本书,这一幕。
这大概就是阅读,欣赏,分享。
与源源不断丰富丰沛丰盈的阅读相比,我的写作是那么的贫瘠贫乏贫困至极。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书虫。
对写作对作家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始于一天的突然醒悟。
写作是耕耘,是劳作,是加工,是将个人思想的种子进行挑选、播种、浇灌、收获的过程。
而作者大概是所有工作中最富有自由性和创造性的职业。经历、见证、记录、评议着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已知到未知,过去和未来,喜怒哀乐嬉笑怒骂皆文章……
汤小小高效写作培训,就在我觉醒的此时此刻,发现,点击,打开,进入新的世界……
写作,开垦,从此开始,是为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