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昨天临睡前刷微博,被这样一条新闻吸引了:94岁母亲举报65岁女儿聚众打麻将。
一看到这个新闻,我心里就恼火,这个疫情让全国人民都无法出门了,居然还有人聚众打麻将,而且已经65岁了,觉悟还不如94岁的老母亲。
我正要评论以解郁闷之情,却被热度第一的评论给击中了:65岁了还有妈妈,实名羡慕。

有网友说,我想我到60的时候,还能有妈妈在身边,随便她举报。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前几天和文友的聊天,她说这次没有来得及回老家就被困在广州了,整个春节她都很惶恐,尤其是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因为她的妈妈已经60多岁了。
“刚开始说老人容易被感染,我几乎每天都给妈妈发视频。”文友说,当年她就是不喜欢被妈妈管,所以才选择一个人远走他乡。所以过去这些年,就春节回家呆几天,几乎每年都会和妈妈吵架。
但是这一次,当她忽然意识到,当妈妈会有危险,她的心就变得脆弱起来,以往的那些抱怨好像在一瞬间不见了,留下的只有担心。
看到老人被感染的新闻,她都紧张到仔细看是哪个城市的?距离自己家里近不近?
我不知道这次疫情你有没有和父母在一起,我是和父母分开的,妈妈提前带女儿回了老家,我和老公两个人呆在深圳。
和文友一样,从疫情开始,我就担心爸妈,加上女儿也不在我的身边,这种担心又多了一重,所以我从来没有像这个假期一样关注热搜。
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内心会窃喜终于远离了父母,然而其实内心深处,那是一份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
2
网上广为流传这样一道数学题,看过的人,心里都会难过。
“20岁以前,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而现在我已经半年没有回过家了
现在,妈妈45岁。我想如果她可以活100岁,那么还有55年。
我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10次机会见面了……
所以有网友说,每次数学考试前,我总会总祈祷我不要算错,只有这道题,我希望我是算错的,真的。
你的妈妈多大了?
我想很多和我一样的80后,都曾叛逆过,而妈妈,也应该都50岁左右了,你还可以和妈妈见几次面?
前几天和HY聊天,她说这次假期,她把家里的老人都接到一起住,方便照顾,每天晚上睡觉前,她会给每个老人冲泡维生素……
她只是随意一说,电话这头的我,眼睛居然有些湿润,想到那样的场景,老人们都笑着说说家常,一起吃饭,可以眼看着他们是健康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天伦之乐吧。
而这种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漂泊,人,终究难圆满吧。
这几天和王同学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一起看刘老根,虽然土了点,但是很真实。
刘老根为了让二奎回家,就让人骗他说自己生重病了。
二奎当时在俄罗斯,他说了一句所有子女都会在父母生病时说的话:“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抢救。”
当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无论和父母之间有多么大的误会,但当你想到那个你一直想要远离的人,真的会面临危险,你才会发现,你有多么不舍得离开。
可惜的是,真到了那一天,你有多少钱也没有用了。
后来二奎回家,刘老根虽然只质问他为什么离婚,但当听说他做了3年监狱,立刻就抹了眼泪,下意识的说,那怎么不和我联系呢?拿钱不就行了吗?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明明平时相互嫌弃,但一旦彼此出事,你就是那个最重要的人。
所以,能多陪伴父母就多陪伴吧,你永远不知道,
意外和明天谁会先来。
3
龙应台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她在65岁的时候,亲自回到乡下照料患阿兹海默症的母亲。
当时她的母亲美君93岁,失智到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得了。
在照顾的过程中,她提笔写下了给母亲美君的信,并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基本上我是看一次,就会流泪一次。
其中有这样一段场景:
"你今年几岁,妈?"我轻声问她。
她眼神茫然,想了好一会儿,然后很小声地说,"我……我妈呢?我要找我妈。"

其实我此刻还无法体会龙应台当时的感受,我想一定是很难过的。
所以,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网友,她的妈妈都94岁了,还能很清醒德提醒她不要聚众打麻将,还可以去举报她,这真心是一种幸福。
有人说,龙应台写的这本书,是一个女儿对母亲说的话。
遗憾的是,她的妈妈永远听不到,也听不懂。
这本书里还有句话很温暖:
如果在你有念头,有思维的有效时光里,我就跟你这样喋喋不休,你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那该多好!
可惜这种假设,于龙应台而言,仅仅只是一闪念的温暖。
只有妈妈真的离去,你才知道她对而言有多么重要。
所以,珍惜妈妈有思维的时候,少一些撕扯,彼此少一些疼痛,对聊聊家常,好吗?
有人说,如果不失去,谁又会珍惜?
我想说,趁没有失去,请好好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