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第13

传习录第13

作者: 杨学智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21:10 被阅读0次

    论格物致知

            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先生说,我所倡导的格物致知,正是让人更好的去探索知识学习技能干事业,从来没有劝诫人不去学习知识技能,而让人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若谓“即物穷理”,如前所云“务外而遗内”者,则有所不可耳。[如果是如果说即物穷理,像前边说的一味的向往学习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向内的生命修炼,那就不行了。]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大本立而达道行,九经之属,可一以贯之而无遗矣;尚何患其无致用之实乎?[普通人,如果能就遇到的事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不是符合天理,以恢复其原本的与生具足的良知,那么就是愚笨的也智慧了,懦弱的也刚强了,本立而道生,众多的与生具足美好品质,也就可以越来越强大。有何必担心其没能力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彼顽空虚静之徒,正惟不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而遗弃伦理,寂灭虚无以为常,是以要之不可以治家国天下。孰谓圣人穷理尽性之学,而亦有是弊哉![不能借助事件随时觉察自己的,又有什么资格说圣人的穷理尽性之学,有这样那样的弊端?]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我个人理解,意就是思维,就是想法。心管意(思维,物,就是我跟事物之间的关系,二者直接的关系,由意决定,而非物决定)。心,身之主也,以之主也!]

            “格”字之义,有以“至”字训者,如“格于文祖”、“有苗来格”,是以“至”训者也。然“格于文祖”,必纯孝诚敬,幽明之间无一不得其理,而后谓之“格”;有苗之顽,实以文德诞敷而后格,则亦兼有“正”字之义在其间,未可专以“至”字尽之也。如“格其非心”,“大臣格君心之非”之类,是则一皆“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义,而不可以“至”字为训矣。且《大学》“格物”之训,又安知其不以“正”字为训,而必以“至”字为义乎?如以“至”字为义者,必曰“穷至事物之理”,而后其说始通。是其用功之要,全在一“穷”字,用力之地,全在一“理”字也。若上去一“穷”,下去一“理”字,而直曰“致知在至物”,其可通乎?[格者,正也;物者,关系也;格物,就是正我和事物的关系。 ]

            夫“穷理尽性”,圣人之成训,见于《系辞》者也。苟“格物”之说而果即“穷理”之义,则圣人何不直曰“致知在穷理”,而必为此转折不完之语,以启后世之弊邪?盖《大学》“格物”之说,自与《系辞》“穷理”大旨虽同,而微有分辨。“穷理”者,兼格、致、诚、正而为功也。故言“穷理”,则格、致、诚、正之功皆在其中,言“格物”,则必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今偏举“格物”而遂谓之“穷理”,此所以专以“穷理”属“知”,而谓“格物”未常有“行”,非惟不得“格物”之旨,并“穷理”之义而失之矣。此后世之学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实始于此。吾子盖亦未免承沿积习见,则以为“于道未相吻合”,不为过矣。[先生进一步区分,格物不等于穷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第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gy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