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4

王阳明4

作者: 异色瞳的忧伤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00:38 被阅读0次

送走了唐伯虎的朱宸濠却没有丝毫的忧伤愁绪,他正鼓足精神,准备着自己的造反事业。

    王守仁与孙燧的暧昧关系没有逃过他的眼睛,对这两个人,他一直十分头疼,孙燧就不说了,王守仁他也是久闻大名,将来一旦动手,此二人将是最强大的敌手。

    但目前是造反的最关键阶段,毕竟是两个巡抚,如果私下派人黑了他们,恐怕要出乱子,可要是放任不管,又似乎不太妥当。

    此时,刘养正却提出了一个疑虑,打断了朱宸濠的思索。

    “如果他们把这里的情况上奏朝廷怎么办?”

    朱宸濠看着担忧的刘养正,突然笑了:

    “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

    说话之间,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你去找人通知孙燧和王守仁,我要和他们见一面。”

    孙燧和王守仁也正在商量着对策,在对目前态势进行仔细分析后,王守仁得出了一个我方前景的科学预测——死路一条。

    孙燧十分同意这个观点。

    皇帝是不能指望了,朱厚照兄也没工夫搭理这些事情,能给皇帝递话的那几个宠臣,如果没有钱是打不通关系的。而根据最新消息,拥有兵权的江西镇守太监也已经被朱宸濠收买。

    现在是彻底的“三没有”状态,没有兵,没有将,也没有人管。四周都是朱宸濠的人,天罗地网,无所遁形。

    这种情形在兵法里有一个特定的称呼——“绝地”。

    “那就向朝廷内阁直接上书吧。”王守仁提出了似乎唯一可行的建议。

    然而孙燧摇了摇头,反问了一句:

    “有用吗?”

    自从朱宸濠招兵买马以来,从言官、御史到各级地方官员,告他的人数不胜数,可没一个人能够告倒他。

    为什么?

    除了有宠臣钱宁保他之外,内阁中的那个人和他也有着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对于那个人,王守仁并不陌生,他明白孙燧的意思。

    唯一的一条路似乎也不通了,王守仁又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

    忽然他眼睛一亮,有了一个想法:

    “还是写封书信送到朝廷去吧。”

    孙燧有点不耐烦了:

    “不是告诉过你没用吗?”

    “你误会了,不是给内阁,而是送给另一个人的。”

    王守仁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我只是要一样东西而已。”

    朱宸濠的使者到了,他通知两人,朱宸濠邀请他们吃饭,务必赏光。

    王守仁和孙燧对视一眼,立刻答应了。

    这次宴会的日期大致在正德十四年(1519)的四五月间,距离最后日期的到来已经很近了,双方将在这场宴会上展开撕破脸前的最后一场交锋。

    出人意料的是,宴会是在和睦的气氛中开始的,朱宸濠似乎也不想谈其他问题,只是关心地问王守仁是否习惯这里的生活,是否缺少生活用品等等,王守仁做了得体的答复,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他知道,这场宴会绝不会如此简单。

    果然,不久之后,朱宸濠还是发难了。

    他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说道:

    “皇上总是出巡,国事也不怎么理,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啊。”

    王守仁愣住了,这是一句很犯忌讳的话,朱宸濠竟然公开说出来,莫非是想摊牌?

    可还没等到他反应过来,旁边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厉声说道:

    “世上难道没有汤武吗?”

    这句话实在太要命了,王守仁立刻转身,寻找发言人,然后他发现了满面怒气的退休侍郎李士实。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能不还击了。

    王守仁纹丝不动地坐着,平静地接了一句:

    “汤武再世也需要伊吕。”

    幕后人物终于出场了,朱宸濠接着回答:

    “汤武再世,必定有伊吕!”

    王守仁还是那副平静的表情:

    “有伊吕,还怕没有伯夷叔齐吗?”

    听到这句话,朱宸濠涨红了脖子,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是一段不太容易理解的对话,我来解释一下,他们谈论的汤武等人都是商代的著名人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这段话用我的语言来翻译,大概是这个样子。

    “世上没有敢造反的人吗?!”

    “有造反的人也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此处意思是你李士实没有什么能力。

    “有人敢造反,就一定会有得力的帮手!”

    “即使你有得力的帮手,但国家一定会有忠臣!”

    大意翻译完毕,换到今天,这样说话的人应该被拉出去修理一顿。

    宴会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双方都不发一言,以沉默互相对抗。

    此时,孙燧突然站了起来,对朱宸濠的热情款待道谢。

    大家都如释重负,王守仁趁机提出道别,这场剑拔弩张的宴会就此结束。

    朱宸濠本想借着这次宴会摸摸王守仁的底,他基本达到了目的。

    而王守仁和孙燧却在宴会上感受到了浓厚的杀意,他们已经感到,反叛的刀锋正向他们不断迫近。

    之后环境变得更为恶劣,来历不明的人开始在街头成群结队地出现,拿着刀剑招摇过市,地方官员都睁一眼闭一眼,谁也不去管。王守仁和孙燧则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他们的住所周围整天都有朱宸濠的人严密监视。

    就在这日渐恐怖的环境中,王守仁终于等到了他要的东西。

    不久之前的那封神秘的信,朝廷内的接收人并不是内阁,而是兵部尚书王琼。

    在信中,王守仁向自己的老上级只要了一样东西——旗牌。

    旗牌是明代的一种制度规定,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只介绍一下它的作用——调兵。

    王守仁之前征讨土匪时曾经拿过旗牌,之后又还了回去,也算是有借有还,但这不是王守仁的品德好,其实他老兄不想还,可是又不得不还。

    因为明代的朝廷绝不允许地方拥有军事力量,所有的军队都要统一听从国家中央指挥。

    但眼下这个环境,宁王造反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一旦事发,没有准备,大家只能一起完蛋。

    所以王琼破例给了王守仁使用旗牌的权力,宁王实在太可怕了,宠臣中有人,内阁中也有人,朝中大臣很多都收过他的钱。而王守仁和孙燧什么都没有。

    这是我唯一能提供的帮助,剩下的一切只能靠你自己。

    得到许可,拿了旗牌的王守仁十分高兴,他兴奋地跑去找孙燧。

    可当他来到巡抚衙门,告诉孙燧这个消息时,他的这位同乡不但没有丝毫喜悦,反而端正地整理了身上的官服,说出了一句王守仁做梦也想不到的话:

    “你还是离开这里吧。”

    王守仁呆住了,他正想说点什么,孙燧却摆了摆手,说出了他必须离去的缘由。

    “那样东西(旗牌)现在还没用。”

    王守仁恍然大悟。

    他们不过是两个小小的巡抚,对方却是藩王,总不能自己先动手吧,所以现在这玩意儿还不能用。

    现在不能用,那什么时候能用呢?

    很简单,宁王谋反的时候就能用了。

    谋反不是搭台唱戏,到了那个时候,不肯屈服的孙燧必定是第一个被害者。

    王守仁彻底明白了,孙燧的意思是,他将在这里留守,直到宁王杀掉他为止。

    而在他死去的那一天,才是可以使用旗牌的时候,逃出生天的王守仁将拿起这件工具,起兵反抗,平定叛乱。

孙燧抱着必死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王守仁,因为他相信王守仁一定能够完成平叛的重任。

    他所要做的只是从容赴死。

    “那你和我一起走吧。”这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我是国家委派的江西巡抚,这里就是我的职责所在,死也要死在这里!”

    王守仁没有多说什么,他理解,也尊重孙燧的这种选择。

    他整好衣冠,郑重地向孙燧作揖行礼,然后大步离去。

    对着王守仁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孙燧大声说出了他此生最后的祝愿:

    “伯安(王守仁字伯安),珍重!”

    王守仁听到了这句话,却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要报答这个勇敢无畏的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惊变

    孙燧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朝中发生了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最终让朱宸濠的阴谋败露了。

    宁王朱宸濠一度很自信,因为他已经买通了钱宁、杨廷和等朝中位高权重的人,自认为后台够硬,可他没有想到,他的这番动作却得罪了一个更为强势的人。

    这个人就是江彬。

    江彬是武将出身,陪同朱厚照出巡北方,还参加了多次战斗,很受朱厚照的信任,红得发紫,这下子钱宁就不高兴了,因为他的特长只是拍马屁,而江彬则比他多了一门技术,不但能拍马屁,还能陪着皇帝打仗。

    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成了冤家,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江彬先下手为强,决定在宁王的身上做文章。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经过路边社的报道,越传越广,很多对钱宁不满的人也准备借这个机会下一剂猛药。

    恰好此时,一贯善于随机应变的杨廷和也感觉到不对了。照这么个搞法,宁王那边要出大问题,到时自己也跑不掉。他决定解决这个难题。

    于是在众人合力之下,朱厚照决定派人去警告一下宁王,让他老实一点。

    事实证明,杨廷和先生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还是很够意思的,他特意跟使者交代,只要把意思传达到就行了,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大。

    为解决这件事情,杨廷和费尽了心机,用尽了脑筋,四处周旋,本以为能天衣无缝地做到功德圆满,可惜,他还是疏忽了致命的一点:

    朱宸濠先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啊。

    当皇帝使者前来的消息传到南昌的时候,朱宸濠正在举办他的生日宴会,听到这件事情,他十分吃惊,当即停止宴会,找来了刘养正商量对策。

    面对着朱宸濠期待的目光,刘养正十分镇定,不慌不忙地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客观科学的分析:朝廷中的关系都已经打通,而且一直无人通报此事,现在却突然派出使者前来,一定是有了大的变故。必须立刻行动,否则可能性命不保。

    “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应该动手了!”

    刘养正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家伙,读书没心得,进士也考不中,却整天目空一切,杨廷和先生神童出身,考试成绩优秀,在官场混了二三十年,好不容易想了个辙,准备大事化小,却被这位仁兄插了一杠子,非要捅破天不可。

    这么看来,科举还真算是个好制度。

    朱宸濠紧张了,他相信了刘养正的说法,这是很正常的,以他的资质也就能和刘养正这一类人混了。

    他决心造反了。

    但在此之前,必须先解决孙燧这个令人头疼的人物。

    所以他特地选定了谋反的日期——明天。

    明天是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这一天孙燧和巡抚衙门的官员将要到王府祝贺他的寿辰。而那时,将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第二天。

    孙燧带着他的巡抚班子来到了宁王府,然而一进府内,他就大吃一惊。

    因为在祝寿的会场,除了来宾外,竟然还有另一群不该出现的人——几百个身穿闪 亮盔甲、手持利刃的士兵。

    扑面而来的杀气让孙燧打了个寒战,他意识到,今天可能要出事。

    很快,宴会的主角宁王出场了,他的脸上没有过生日的喜悦,却似乎有着无尽的悲痛。

    他哭丧着脸,向在座的人开始诉说他痛苦的原因:

    “告诉大家,孝宗皇帝(朱祐樘)抱错了儿子啊!”

相关文章

  • 王阳明4

    送走了唐伯虎的朱宸濠却没有丝毫的忧伤愁绪,他正鼓足精神,准备着自己的造反事业。 王守仁与孙燧的暧昧关系没有逃过...

  • 王阳明与弟子的四段对话

    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看完才知道王阳明为何影响中国500年… 1. 真正的内心强大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

  • 【读书 day102】《王阳明心学》

    17.06.22 《王阳明心学》张弛 55m 今天读完此书。总共费时4h53m。 融合了各类典故实例,来诠释王阳明...

  • 【《传习录》摘要4】王阳明的思想——致良知

    【《传习录》摘要4】王阳明的思想——致良知 王阳明曾言及:“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致良知的思想可以在...

  • 王阳明心学 第一讲 王阳明与阳明心学

    本课视频链接 本讲核心内容: 1、王阳明的总体评价“三不朽”; 2、王阳明生平主要阶段; 3、阳明思想的分期; 4...

  • 王阳明:牢记四句话,有个好人缘

    王阳明:牢记4句话,有个好人缘 1 谦逊 处朋友,务相下得益,相上则损。——王阳明 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

  • 读《王阳明全书》(4)

    人生很短,有些事情,在有生之年来得及明白,也算是幸事。 有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就能够在做自己的路上遇到一个更清晰的、...

  • 毛泽东与心学的有关与无关

    关键词:毛泽东 心之力 心学 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 王守仁 1918年4月,毛泽东送别后来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罗章龙...

  • 内求究竟

    什么是王阳明心学? 最近我看了一些文章,包括得到上面的书籍,上面的百度,知道上面的。得出4个字:内求究竟。 王阳明...

  • 2022年4月份已读和在读书单

    1.《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2.《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3.《传习录》 4.《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5.《华杉讲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hw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