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读艾略特·阿伦森的自传《绝非偶然》,是想跟随一位心理学大师探究人是否真的有命中注定,从而解答《教父》“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留下的疑惑。正如阿伦森说自己很想知道,人生有多少是由运气,即偶然的机遇决定的?有多少是由遗传决定的?又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把握机会获得的?
阿伦森是典型的美国梦的实现者。家庭贫穷且被大家认为资质平平的他从小笼罩在哥哥的光环下,但是阿伦森后来的求学之路又是一路开挂,本科启蒙老师是层次需求理论的马斯洛,硕导是成就需求理论的麦克莱兰,博导是认知失调理论的费斯廷格,所以,阿伦森是典型的“好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而其本人也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是美国唯一一位同时获得研究、教学、著作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大师。阿伦森称自己的一生是职业奋斗和个人成长像话交织的一生,在其自传中,你可以看到他人生的起承转合,还有他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一些片段。
一、成就可能的自我
回顾自己职业奋斗和个人成长相互交织的一生,阿伦森用这句话来概括自传的序言。
要比别人聪明一点点,还要特别的幸运。这二者对于人生都有重要意义。正如一位犹太人在大屠杀的前一天晚上能够跳上火车得以逃生,比别人多一点点聪明让他能够早一天意识到危机的到来,把握住了机会。对于阿伦森而言,他觉得大多数降临到他身上的好运,恰好是因为他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选择了正确的职业、找到了合适的人生伴侣、结交了有益的朋友和同行。同时,他也非常善于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所以,第一,一个人有运气很重要,但是仅有运气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有足够的见识、能力去抓住机遇。第二,一个人的人格和能力并非一成不变的,人是能够成长并提升自我的。“笃信改善和自我完善的力量,相信工人的儿子可以成为教授,人们能够克服根深蒂固的偏见,现实并非一成不变。”阿伦森靠着这一信念,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我,点燃了自己的人生。他教导学生同时也教导我们,找到“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答案,并努力去心想事成,我们终将体会到,理想的实现绝非偶然!
二、 心理学专业融入人生
阿伦森的一生是职业奋斗和个人成长相互交织的一生,社会心理学专业素养已经融入到了他的人生,通过社会心理学,阿伦森对周围人与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包括对其自己、对家人,以及对其所处的时代。
父子:“潜心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我学会了用新的视角看问题,减轻了常人会有的冲动——将今昔的感受混为一谈。由此,我不再因父亲当年的缺席而耿耿于怀。”
我们许多人都像阿伦森一样与父亲或者母亲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年少的时候的我们,因为对父亲心存畏惧,害怕面对那张随时会勃然大怒的阴郁冷脸,这使我们与父亲的交流不多。即使一个孩子内心是无比的渴望并幻想着“和父亲一边散步,一边亲密、坦诚而深入地交谈着某些重要话题。”但却没有勇气坦诚内心的渴望。在家中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阿伦森要通过重温自己病重时父亲发出的悲痛担忧来证明父亲对自己的爱。父亲临终时对“不长进”的小儿子阿伦森的放心不下,使阿伦森直到多年后成为哈佛助理教授的那一天才算释怀。对父亲的不理解,直到大儿子出生并用父亲的儿子命名,阿伦森每天紧搂着儿子一遍遍地唤他的名字时,阿伦森才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回望父亲坎坷、心酸的一生,此时阿伦森才从内心真正的向父亲敞开心扉。年少时与父亲的关系让阿伦森决心成为与父亲不一样的人。在T组实验中,阿伦森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成为温柔亲切又善于表达的人,他要更多地给予妻儿过去自己不曾从父亲那里获得的柔情。
爱人:“我始终坚持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依次明白两件事情:第一,我将何去何从?第二,我将与谁同行?”
薇拉是阿伦森的女神,这位马斯洛的得意门生,是被马斯洛视为已经沿着自我实现道路走了很远的人。遇到她之前,阿伦森无法想象这个聪明、美丽、静谧的女孩儿曾经在童年经历过纳粹大屠杀。童年的悲惨经历不仅没有摧毁薇拉,反而让薇拉成长出强大的人格,让她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无比的热爱。这是一位有魅力的女性,她能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她教拉伦森如何鉴赏高雅艺术,她性格率真又有学者风范。所以,阿伦森在明白自己此生将要何去何从之前,已经先决定了此生将与谁同行。
他们之间是致橡树般的爱情。初相识时薇拉的学识远在阿伦森之上,虽然结婚后不久薇拉渐渐将重心放在了家庭和养育孩子上,但她的才华并没有淹没在家庭日常琐碎中,她用自己的智慧将四个孩子教育的很出色,她对事情更透彻的见解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阿伦森一次次走出迷雾。多年以后,当薇拉加入T组讨论成为其中一名领导者时,她以她特有的魅力给原本焦虑的小组带来了安静平和,其表现出的过人才华和智慧仍然让阿伦森迷恋不已。像致D:情史的高兹和他的妻子多莉娜,又像赖川声与他的太太。再次想起舒婷的《致橡树》。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自我服务的偏见——将失败和不好的事情归因于外部环境,将成功和好的事情归因于自己,如个人的性格急特质。
社会比较理论——当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时,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衡量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社会比较又分为上行的社会比较和下行的社会比较。前者是指将自己与某种能力或特点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后者即将自己与自己差的人相比较。
自我合理化——人们为维护自尊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每个人都有维护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心理需求,但人们作出负面的行为时,往往会为其行为寻找理由,确保能够从正面看待自己。
自我实现预言——最初持有的某种错误的期望引发某些行为,最终使期望变成现实的现象。例如人们相信某银行即将倒闭,纷纷排队提款,于是他们错误的直觉便创造出银行倒闭的事实。
成就动机——一种对获得显著成就、账务技能或迅速达到高标准的欲望。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愿意追求高难度的目标,并且愿意把大量时间花在他们追求的目标上。
认知失调——由于持有两个或多个不一致的认知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以及因为做了一件与自己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不舒服感觉。
从众——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从众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顺从(内心并不认同),而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
自我说服——说服自己接受某种信念,是自我合理化造成的一种长期的态度改变。自我说服比直接的说服更具有持久性,因为自我说服在个体内部发生,而不是源于外部的劝诱或压力。
刻板印象——将某个群体概括化,即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因为新信息的出现而发生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