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初中、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跟我们说过,写作业一定不要写“大话题”,所谓的大话题就是“论人生”、“论幸福”。这个话题太宏大了,800个字完全没有办法让阅卷老师知道你到底想要讲些什么,没有中心思想,就意味着没有好的分数。
在上学的时候,大话题是可以回避的,可以不用去思考的,可当你走出学校,没有阅卷老师会对你的中心思想进行评分的时候,你还是回避不了这个问题,时不时地,它会从你脑子里冒出来,就像是你的债主,或者你的班主任,或者说你的老板,反正就是一个你有所亏欠、但又不想见到的人。
首先,我想说的是,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
每次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会有自己的思考。当灵魂拷问的力度渐渐弱下去的时候,我的思考也渐渐消失了。在这个问题上,我就是西西弗斯,每次都是从谷底推着石头往上走,重复了无数次。
但某种程度上,我内心里有一个模糊的答案:我想要自由地生活。每次出现这个想法的时候,脑子里会主动跑出来很多声音,抨击这个想法——不切实际、自私自利。那些声音,当我仔细去听的时候,发现很像我妈、很像某个老师的声音,他们对我的影响,已经被我自己内化,内化到可以自我教育了。
我想要自由,但是又讨厌随波逐流。我希望我能够主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赖别人。我希望自己能后有主见,有足够的知识做出理性的判断,我希望自己能够有向前奔跑的行动力,更希望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勇气。但是,很多很多次的经历告诉我,我做不到。
就像我一直被教育,要做一个勇敢的人,不要因为痛而掉眼泪,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梦想。在成长的过程中,却发现整个成长环境并不鼓励你成为勇敢的人,你需要真的“勇敢”才能成为给那个勇敢的人。我所接受的教育可能教会我去欣赏别人的勇敢,但是并没有教会我如何勇敢。有些好笑,我怎么会期待别人教我如何勇敢呢?
总之,我真的不喜欢这个问题。每次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地回顾自己的过往岁月。从来对人生没有什么规划的我,好像有几个瞬间,拥有了一把人生的度量尺。我能够衡量自己的人生的长度、厚度,测算人生发展的方向是否产生了偏离。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不是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