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行峡谷钻出来,途径陵川的一个小镇子,街面干净整洁,红绿灯下的斑马线旁竖立着行人灯,小镇人口不多,一切却井井有条,阳光不算艳丽,却透着温暖,小镇幽静而空旷。
已是午后,决定停留用餐,便步入拐角处的一个小饭馆,饭馆里有一位小姑娘和一位年长的妇女,从接待客人的态度上,可以看得出来是母女俩,心生同情。情商太低,所以只能做一个俗人流落到尘埃里。
山西人当然以面食为主,又特意多点了两个菜,算是为相依为命的母女俩付出一点爱心吧。生活不易,尤其是孤儿寡母更不易。悄悄站在厨房门口观看,母亲打下手,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掌勺,炒勺那么大,小姑娘费力地颠着。穷人家的孩子是善良的,她的一个细微动作让我倍生感动,她把炒菜用的蒜瓣用菜刀细细剁碎,然后才放入菜中,饭菜的味道早已不重要,做饭的态度已经让这顿饭飘香四溢。
佳肴,是细微的情感和用心的良苦。
虽然已经喝足饭饱,但还是刻意将饭菜多吃了些,尽量让碗碟内少留一点,以示对小厨师的尊重。我的用意或许微不足道,就像她剁碎蒜瓣一样,一粒火星足以融化厚重的冬雪。
出门时,望着周围关门闭户的萧条,又望着几个陆陆续续进去吃饭的人,虽然看上去都是受苦人,不会有太大的消费,却也心生慰籍,默默祝福母女俩生意兴隆,生活无忧。穷人,是善良的基础,是纯朴厚道的基石。
旅途的经历在于感受,感受自然的冷暖,感受人间的冷暖,感受生活的冷暖,感受尘世对待生命的态度,感受活着的点点滴滴。
站在高处,遥望着身后的羊肠坂古道与电影《1942》取景的唐代碗子城,在落满秋风的苍凉里,青石板上的马蹄印停留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中,细数着岁月流逝。天井关前两个晋国孩童曾让周游列国讲学的孔圣人羞愧回车,绕开晋国而去,从此再未敢踏入三晋之地。晋国人的智慧与纯朴与眼前的苍老一同镌刻在风雨更替的悠悠岁月里。
此刻,天凉了,凉尽了天荒地老,半雨半雪落在人间的沧桑里,那些远去的故事从眼前流逝到身后,默默安放在被荒废的光阴里。你看与不看,都坦然自若地经历着风雨的侵袭,将满身沉淀的痕迹留给知己,我能带走的只是停留在心头的那一笔。
我没有看够,心与眼前一样苍老,一行足迹流落在荒无人烟的粉墙黛瓦前,此刻的世外是否也飘起了白色的花瓣?
炉火在砖膛内怒放着生命,墙角的树枝上布满季节流逝的痕迹,一片片白色的种子,落在西风的怀抱,等待着夜幕后的风花雪夜。
我捧一杯烈酒,不饮,敬红灯初上时窗前看雪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