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类似这种观点的文章:现在的老师埋怨学生不懂事,情商低,见了老师不知道问好;埋怨学生不听话,在校园里不能文明用语,不说普通话;埋怨学生属于“三无”人员,没理想、没目标、没斗志;埋怨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不懂教育装懂;埋怨家长吹毛求疵,老师但凡有一点做的不合家长意,家长就会拿着告状的“法宝”来要挟老师......
确实,现在的孩子不同以往,前些年的学生懂感恩,知礼节,见到老师不仅问好,还会很中肯地弯腰示意,对老师是绝对的尊重,而现在则大不相同,这里面原因很多,一两句话是说不完的。既然说不完,索性不去管它,只聊一聊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所折射的老师和学校的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需要统计的表格较多,当然,有些确实没有太大意义,但有些适合你有必要的,比如说学校成立了校长助理团,每年这个时候是招新的时候,以前班级少,想着让班主任接龙就行了,现在班级多了,如果在让班主任接龙,就会占用微信工作群的空间,耽误更重要的信息的通知和统计,所以采取了可在线编辑文档的方式进行统计。表格发出了两周,三十几个班还有五分之一的班级没有报名,而且中间还催促了一次,结果两周过去了,仍然有两三个班报不报名也不说,就是没有填写报名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故意不配合工作,知道的可能会说老师太忙了,忙的什么,不得而知。
老师们也不止一次地谈到上课时出现的一种情况,明明是课上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再提问学生,还是像没有讲过一样,一窍不通;老师在课上讲的天花乱坠,有些同学仍然昏昏欲睡,老师在课堂上唾沫星子满天飞,学生在下面小动作一大堆,总之是你讲你的,我玩我的,两不相欠,两不生厌。
每当老师想我吐槽这种问题时,我先是莞尔一笑,接着就会想到老师们不也同样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吗?平时开会时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主席台上讲的有声有色,下面手机玩的不亦乐乎,上边PPT课件做的美轮美奂,下面视频刷的视而不见。到头来,你讲的什么没记住,布置的工作总耽误,等到设计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出来了,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
所以总感觉,老师和学校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学生就会和老师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老师把学校当做温馨的港湾,学生也会把教师当做心灵的归处;老师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学生才会把老师看成自己的妈(也可能是爸)。
2010年10月,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在自己的手机上写下过一句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想老师们也应该这样做,这样想: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的神圣殿堂,你怎么样,教育便怎么样。你是什么,教育便是什么,你有光明,教育便有了希望!
愿我们都能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前行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