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统治地球

作者: 波旁只想好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21:44 被阅读22次

    地球人口都70多亿了,人类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地球的统治者:“我们人多、我们有思想有文化、我们在食物链顶端。”

    人类有思想有文化是真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其他生物没有思想文化呢?说不定只是你听不懂呢?而且如果单挑的话,有的人怕是还打不过一只哈士奇吧。

    按照地球的演变史,当生物界逐渐呈现出现代的面貌,被称为现代生物时代,也就是新生代,这是地球史上最新的地质时代。

    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这也是人类认为自己是统治者的原因之一。

    但很多研究无脊椎动物的学者都认为,昆虫统治着地球。他们认为如今的“哺乳动物时代”是不真实的,“爬行动物时代”也没出现过,因为昆虫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要早很多,并且至今依然存在。

    从数量上看,研究昆虫的专家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根据推测,世界上目前有400万到4000万种昆虫存在,其中已经命名的有100万种。保守估计,地球上昆虫的数量是哺乳动物的888倍。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会接触到2亿只昆虫,每平方千米的居住地上有3亿只昆虫。这些小而尖锐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能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算的,一只工蜂在花季时能往返花丛百余次,而整个蜜蜂市场的价值高达500亿美元。

    昆虫之所以会被忽略,是因为它们都很“小”,但不代表它们没有攻击性。小虫子们体态多变,可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蜕变成另外一种模样,比如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并且,它们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化学物质和武器。

    它们天生就穿着铠甲。

    昆虫的骨架并不坚硬,内部的各个组织连接到一起,外部包裹着躯壳。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甲壳质,这是一种类似塑料的聚合物,具有可塑性。有时有弹性,有时像金属一样坚硬。

    不同的昆虫释放不同的化学物质用于自卫,有的有喷嘴,有的利用信息素;有的为了自卫,有的为了进攻。在攻击的时候,它们把体型变成了优势,成为行走的化学武器。

    蚂蚁释放蚁酸,罗诺弥亚毛毛虫产生的强大抗凝剂会致人死亡,毒蜘蛛和蝎子,让人望而生畏。蝎子是昆虫的近亲,能分泌出神经毒素的毒征服猎物,毒性也分高低。在3亿年起,就已经有蝎子了。

    因为自身的视力很差,蝎子用其他感官准确定位猎物,确定方向和危险的距离。蝎子的腿上长着的听毛、跗节能感知地面上细小的震动;前触肢上的毛能感知空气中有没有物体运动;尾部的毒针能随意挥动,戳向天敌或是猎物。

    蚱蜢鼠是沙漠毛蝎子的劲敌,在发出攻击之前喜欢尖叫。相比于蝎子的体型,它已经算是大型捕食者了,但也经常一不小心折在蝎子的尾巴上。

    人类文明的进化最先体现在城市和社会之中,这些蚂蚁也有、蜜蜂也有、还有很多群居习性的昆虫。它们善于分工协作,搭建爱巢。

    在蚂蚁的蚁穴里,要有盘旋错落的圆盘、有用途不同的道路、甚至还有排气管道的通风系统。因为草叶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于蚂蚁来说是有毒的。

    蚂蚁们把草运到地底下的特殊房间里,然后让牙齿锋利的工蚁切成小块,塞进绒毛状的真菌球里。真菌会分解叶子,释放出营养物质生长。蚁后在真菌的种植地产卵,蚂蚁们以真菌为食。

    事实上,昆虫们的强大不只是在自我生存上显现。蝗虫泛滥,自古时起就是世界性的灾变。

    中国历史上迭起蝗灾,受灾区多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严重时可能遍及整个黄土高原,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但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古书记载,“旱极而蝗”。当大片的蝗虫群来袭,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近年来,非洲有几次大蝗灾也都和当地的严重干旱有关系。

    很多昆虫都有群居的属性,大概是人(虫)多力量大吧。再牛掰的防御和武装遇到成群成片的昆虫都得束手无策。你能打死一只蝎子,你能打死源源不断朝你爬来的蝎子吗?

    即便是火烧、水淹、炮轰,也总有漏网之鱼。

    想来人类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也不过如此吧~如果有一天,某个蚁群因为你捣毁了它们的城堡要跟你开战,那可真是得祝你平安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虫统治地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kf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