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戏台对联

戏台对联

作者: wangliuer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16:19 被阅读0次

                                                              王六二

        住在北京,老友过往来访,把盏叙旧之余,偶尔也会去看一场京剧。

        现在看京剧,一般都去建国门的长安大戏院,或者车公庄的梅兰芳大戏院,这两个场子,差不多每天都有戏。长安大戏院有十来年的历史,梅兰芳大戏院与中国京剧院在一条街上,大概也有五六年罢。在北京,它们都算是新场。老一点的场子,像人民剧场,政协礼堂,这些年好像不大有演出了。

        前门的梨园剧场,算是比较老的场子,可那成了专供外国人看京剧的旅游点,常年上演的也就是《十八罗汉斗悟空》、《三岔口》之类的武戏,顶多再配上一出《秋江》,陪老外去过好几次,都看腻了。最新的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前两年上演新编京剧《赤壁》,玩豪华写实手法,将一数十米高的古代战船模型安置在舞台上,结果是只见布景不见人,离谱离大了。东单老的吉祥剧院,修东方广场的时候拆了,旧戏园的一点痕迹也就被抹干净了。

        二十年前,到北京读书,同班一个同学的姐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大舞台”栏目工作,时常搞得到彩排票,观摩票,评审票,预录相票。一有票,我们就匆匆吃完下午饭,从学校所在的西八间房骑上自行车,绕过东直门,穿过鼓楼大街,到新街口人民剧场去看戏。记得那个时候的节目主持人还是刘璐和宋世雄。有时候,碰到重要的演出,还要先交待,不要乱鼓掌,要鼓,得跟领掌的人一起鼓。说罢,还真的试鼓了一次。暗号对好,一切就绪,才开始演出,录制。

        九十年代初的北京,车没有现在这么多。曲终人散后,已是夜色沉静,冰轮乍涌,骑车经过北海什刹海一带,清风拂来,别提有多美了。

        近年来,看京剧,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正乙祠戏楼。这座戏楼在西河沿大街上,和平门南面,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戏楼。戏楼老,票价也老在翻新,越来越贵,现在最低都要一百八,最高已达一万八。去过一次,就再没有去过。然而,印象深的,是戏台两边挂的那副对联: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以往观联,觉得蒲松龄的戏台对联最有味道,遂抄下来欣赏。蒲松龄以功名不如意,转而写作《聊斋志异》一书,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他为博山戏台所制两联为:

            一曲歌来,文武衣冠皆入梦;

            三通鼓罢,荣华富贵尽成空。

            面目总非真,借已证人,由他做主;

            事情多不假,居今鉴古,要你思量。

        正乙祠戏楼在清康熙年间由浙江商人出资建成,作为奉神、集会、宴乐的场所,后来很长一个时期,还是“雅部”(昆曲)演出场所。一九三一年,陈墨香在《剧学月刊》撰文,提及当年正乙祠戏台上的一副对联,可以为证。

              八千觞秋月春风,

              尽消磨蝴蝶梦中琵琶弦上;

              五百副金樽檀板,

              都付与桃花扇底燕子灯前。

        这副对联,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动,恍惚躬逢当年盛极一时之景。我在前门梨园剧场看见过摹写,只是不知道它的出处。

        正乙祠戏楼,为何称为“正乙”呢?据《正乙祠碑记》等文献记载,该名与道教有关,原是明代一座供奉关帝的道观。正乙祠,又称“正一嗣”。明洪武年间,道教宗派正一道首领张正常被封为“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宏德大真人,秩二品”,乃是正乙祠名称的来历。可是,究竟何时由“一”变成“乙”,我没有见到资料。也许,一与乙谐音,以乙换一,可免一些麻烦,可这一变,音是谐了,一也变成了二。

        历史上,“同光十三绝”中大多数演员都在此演出过。光绪末年,“长春班”将它作为固定演出场所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谭鑫培、梅兰芳、王瑶卿、余叔岩、言菊朋等名角儿,都曾在这里登台,造就了正乙祠辉煌的岁月。

        五十年代后,正乙祠戏楼衰败,先后做过仓库,开过煤铺,建过学校,办过招待所。直到九十年代以后,才由企业家两度经手,修旧如旧,力图再现当年的风光。

        现在,正乙祠由一家名为“新华雅集”的文化公司经营,办成了一间豪华演艺场所。“新华”,也“雅集”了;“雅集”,变奢侈了。

相关文章

  • 戏台对联

    王六二 住在北京,老友过往来访,把盏叙旧之余...

  • 《悟道》

    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 人生如梦,往来只换衣冠。 一一 (来源于会泽古戏台对联)

  • 对联漫谈(六)

    内容丰富的戏台联 旧时戏台两旁,常常贴有一副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看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写...

  • 思絮无极限之杂陈小品||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 图文/五月石榴 “文艺演因说果善恶终有报, 戏曲唱古道今忠奸始分明”—(戏台对联) 台上演着唱着,终...

  • 【戏台】

    锣鼓响你身上一束追光 脂粉上行头装你临阵匆忙 有人在你开幕前放弃观赏 还有人不肯走看着你一个晚上 掌声里分不清假戏...

  • 戏台

    做一个人 不用想谁怎么看 别让别人扫兴 这算什么背叛 上台鞠躬 我感谢你们什么 面具还是假的 真的只有发疯 我有一...

  • 戏台

    每个人都是弦上的 一个点 宫商角徵羽 弦弦舞动 每个人都在弦上 出将入相 每根弦都是台上的 一条线 土金木火水 线...

  • 《戏台》!

    9月7日星期五,晚7:30, 《戏台》在Living Arts Centre开演啦。 观看之前我不知道能期待什么,...

  • 戏台

    算不上戏迷,但只要嗅到有弦弹奏的音,就会不自觉地去寻戏台的地方。 在小时候,大人会抱着去戏台听戏,那是...

  • 戏台

    有座戏台依水而建 白梨花开满庭院 蓝帷幔飘荡窗前 有位少年喜欢隔水观月 红戏服穿梭廊檐 颜如玉不似人间 这位戏娘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台对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kw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