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3周(3月26号-4月01号)
- 本文用时53min(2023-04-01写的,22:56-23:49)
4月计划
- 前2周复习考试的内容,要考试了
- 本周投入了6个cubi
- b站上学下哈工大的OS视频
- 处理机管理,看了一半了吧,对之前的课本学习也是个补充
- Linux编程基础知识复习
- 本周没有投入,也就零散时间看看
- 其它
- 看DPDK的视频时,串联起来了自己的网络、并发相关的知识点
- 《大话设计模式》看了近10个模式,基本没记住啥,但其前置知识还是了解到了,以及一些模式在语言中怎么表达
读书(非技术)0个
- NULL
电影1部(137min)
-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6.9分,137min
- 俺对乒乓的历史不太了解,但导演对观众的点,卡得还行
- 港剧
- 不记得啥名了,听听粤语吧
技术
- 工作
- 新特性的前期调研,从目前来看C++端已经实现了啊,还没测,不知道业务侧要不要加东西,但从ut来看,应该算是支持了,本周调试没有成功
- 之前代码的串讲,以及review(还是犯了一些低级命名问题)
- 学习(20个cubi,平均要投20个)
- 本周的cubi,都是听视频(os+dpdk的公开课),串了之前的疑问,但实际水平有没有提高,不好说
- 项目开源技术的学习,理了一下思路,也为自己开发,但不确实能不能写出来,放到gitee上
- 环境
- NULL
极简生活
- 购物:2件(次)
- 线上:TB-1件,JD-1件,其它-0件
- 线下:0次
- 天气暖和了,整2件卫衣(看到项目组一小哥,天天整得很清爽,觉得特别好,自己也要整个新衣服穿穿),买了一本《文件系统技术内幕》,4月考完试就看这了,从目录来看,从磁盘上的文件系统到分布式都讲到了,我要不要也搞个社群来学习(我看北邮的一个硕士哥们的博客,搞数据库存储的,就是会投时间在一本书,通过讲书的方式在学习),我记得以前ZTE有个组也这么搞过,一个组员一次讲一章,基本一年能搞定一本书。
- 跑步0次,徒步一次
- 本周股市无操作,上证0.22%,自己0.68%,坚持打新,但依然没中可转债
- 周天图书馆看了3个cubi,发现自己没带笔袋(我发现我少了一样东西,都有点不自在),澡堂擦背,看了下电影。看了一下消费的投资(听人家聊,泰和玺 南京门店不少,价格也是对标他们家),这也是一个好的赛道啊,一些人其实在剧烈运动(攀岩、长距离跑步)都是有放松的需求的啊,之前阚律师就说过绳索教训教了我们后,他会去放松。
- 周二晚上吃饭时,骑车跟大胃、青蛙他们吃了个饭(我真的只是去吃饭,毕竟好久没出来了),然后他们在闲聊时,我直接跟他们说,俺要走先,又回去加班了,大胃老板是个讲究人,还送了个BSR的制式黑布皮带,谢谢啊
- 其它的周中,都是干活,周五稍微早走了会(现在周五要开晚会),回家也没啥心情学习,直接上炕刷视频,愉悦自己了
- 周六天气不错,骑小踏板出去浪了会儿,徒步附近的小山,山上压弯还是真蛮危险的,俺自己都有点怕,主要坡大了后,怕猛得一停,车会溜车或者倒车,毕竟摩托的自重还是挺大的,汽车的手动档也会慌,hhhhh
- 路上挖野菜的不少,看到路边停了几个电动车,想进去看看人家挖啥野菜的,发现是钓鱼佬
其它
- 如果发现自己没啥发展机会了,就找牛人混(这是网上看到的),但这也难,所以,考清北,去混到牛人圈子里,不然怎么找牛人呢?
- 量的积累后,突破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其实对这句话存疑,它没有很好的说清一些假设和前提,也许俺目前是积累阶段吧(我就想一些存储实验室的研究生,他们开始是如何获得这方面的经验的?是导师带了进了门,然后积累了半年?,有机会问问我师兄吧,他如何切换到存储上面来的,毕竟这个方向,还是得靠业务和场景才能push,自己去学,也许只是入个门而已)
复盘
- 技术上
- NULL
- 思路上
- NULL
- 作息上
- 正常(有一天晚了)
- 闲书&电影
- 书0个(正常)
- 电影1部(正常)
- 认知上
- 其它
- NULL
本周get到知识点
- 设计模式:10个,6个抄了代码,聚合
- dpdk:并发,网络协议栈
- OS:听了视频,不敢说学会了啥,至少知道PV和信号量操作的题还不会做,业务理不清,那更复杂的并发写不出来了,HIT的视频里,讲得比较深,还让看0.11的源码,那个后面看吧,自己目前的诉求,还是先搞懂理论
- leetcode,本周0道
本周摘抄
- 认识约束,选择路径-weibo(说的是投资)但技术选型上,我的约束决定了我可能搞不了AI,我其实去年花过一点时间去看过机器学习、甚至去补了机器学习相关的数学,确实没啥感觉,连上手的环境都没搞过,还是坚持一下自己选的文件系统吧,毕竟数据量大,也能要存的嘛
- 总结x总的话,一个基金经理要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至少需要具备五重能力:(weibo)
- 其一,找到自己的方法论,和自己的性格、三观匹配,并且能持之以恒;
- 其二,能抗住压力,抗挫折能力强;
- 其三,反思、自省能力强;
- 其四,不断精进认知;
- 其五,当前面四点都有了之后,你能不能很好地把它们表达出来,让受众辨识到,从而让你面目模糊的同类选手中亮起。
- 从我的角度看,能做到其一就很不重要,所以从投资选公司的角度来看,如果其内部的HR选人机制,组织迭代得好,这也是一种很牛逼的竞争力,也是可以持有的,不一定非要选垄断的
标题相关
- 适者生存
- 之前在weibo上看到一个人提到过这句话,是他的导师送给他的,告诉他社会上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 本周看电影,乒乓的改革里也提到了这句
- 我倒不是贩卖蕉绿,现在的也来到了变革时期(技术变革、稳定的高增长不在),如何去适合变化,俺没太想好,走到反面去,想想不变的东西?,从应用层走向驱动层开发?
- 写到这的时候,耳光乐队有首歌也就 适者生存,于是就播放了一下,今年看看是不是再去现场听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