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昨晚3点半才入睡,有接近20天的时间都处在很混乱的状态当中。
状态起起伏伏,胸闷,有淡淡的难过的情绪,胃堵着,身上和背上都很沉,做任何事都很费力,浑身冒虚汗;
前天突然想起了《被讨厌的勇气》翻出来看,还有11页就要读完了,其中有些观点确实会有颠覆,也有新的概念性的区分;
刚刚和蜗牛通话,也点醒了我,这些年不是我多么好学,而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作者“自救”的动作。
001关于“廉价的优越性追求”—甘于平凡需要勇气
书中提到了一个词“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指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着就是他们的目的。
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恶情况下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如逃学或者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一切都是“廉价优越性追求”,闭门不出的人也是一样;
“复仇”和“廉价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系起来。这就是在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后便非常极端的转为“特别差劲”。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病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①所说的“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另一方面,②所说的“与社会 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 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 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他者贡献:评价标准与行为标准/存在标准相关;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管感觉即“贡献感”。
幸福的定义:幸福即贡献感。
和蜗牛的谈话中也提到,最近他在看毛选,因为毛选很落地,看了毛选以后再看王阳明的书,就不敢再看其他哲学类的书籍,因为发现彼此会有拉扯。
在这本书里,我也有同感。阿德勒说目的论,因为有了不想出门交友的目的,所以会引发身体上的出汗,来达到不出门的目的。
那我呢?是因为生理上的大脑分泌多巴胺减少,导致能量很低。还是因为我的某些潜意识的目的,而令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反应呢?
“特别”是我听过的最多的词汇,吉祥老师也同样提到我的“不甘心”,那是不是我在用这种“廉价优越性”追求的方式呢?
如何去区分中间的部分?
忘记在那本书里边有提到,所有的精神类疾病其实都是“不同频”的表现,需要的方式就是缓一缓,等到准备好了以后,慢慢同频即可。所以努力的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很多事情目前没有答案,只有经历过后再反过来去看了。
002另一个收获:尼布尔祈祷文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过好我的每一天,享受你所赐每一刻,把困苦当成通往平安的道路,像主耶稣那样,接受这罪恶的世界,按其现实本相,而非如我所愿;
相信他会使一切变得美好,只要我顺服他的旨意;我可以在此生有合宜的欢乐,并在永生里,与他永享至福。
阿门。”
结合阿德勒心理学,“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原来指向的是自我接纳。
原来樊登读书,也一样是“他人嚼过的馒头”
003关于个人IP打造
另一个收获,自己一直很困惑自己的IP如何打造,蜗牛的一句话也点醒了我,着力点太多时,就暂且放一放。去表达真实的自我,打造和磁场。我说,我最擅长的就是“抑郁”了,但自己依旧在折腾之中……
汪公子有劝我吃药,其实我不抗拒吃药,只是前段时间某本书里边提到,现代人过度用药,已经失去了和自己身体的连结及敏感度。抑郁情绪的反复,也许就是一种让自己慢下来的方式,也是不断提醒自己,需要和真实的内心不断对话的信号。
某同学说,最近这接近20天的时间,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压抑,在我身边莫名的压抑,这也在向我传递着一种讯息,我对身体、情绪的感受并非是错觉,安心的慢下来,努力去接纳。
叹号阅读训练营的课程马上就要开始了,内心也是非常期待的,因为能够满足自己的“贪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