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于《论语·卫灵公》。有的书把“求”字解释为“要求,求助,求得”等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求于自己,小人求于别人”。钱穆先生译为“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人”。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中解读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个人认为其中的“求”字是一个重要动词,是解答这句话的关键。“求”字常见释义有:1.寻找;寻求。2.贪图;追求。3.探求;探索。4.请求;索求。5.要求;责求。6.需求;需要。
在《辞海》中,它的释义是:(1)追赶,要:~人。追~。(2)希望得到:~生。~名~利。
古人很重视“求”字,认为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求什么人,求什么事物,都能反映一个人内心的欲望和为人处事方面的品质。不求什么,也能反映一个人的个人修养,理想追求。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诸葛亮说:不求闻达于诸侯。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还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回归当代社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解答。
从大的说,在中美大国博弈中,美国的诸多行为完全是小人行为,甩锅、泼脏水、双标等不胜枚举。而中国更多是君子求诸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强大自己的实力,对于不怀好意的敌人也绝不手软。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参加阿斯彭安全论坛时表示:“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We will not make provocations,but we will not flinch from provocations.)
从小的说,每个人都要要成反求诸己的习惯。作为孩子,与父母有矛盾,不能一味抱怨和指责父母之过错,也要思考自己可以怎么做出改善,父母亦然。在家庭中如此,工作中也是如此。出现问题一味指责他人并不能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求诸己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修养的过程。能把这句论语智慧想明白并应用于实践,也是不小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