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哪个公众账号推荐的书了,开始看的时候跟毛爸说了一下,他头都没抬就说,“就是说这个作者既不是儿童教育方面的专家,也不是音乐教育的专家,这种书有什么可看的?”
可是市面上似乎真的再没有关于儿童音乐教育的相关书籍了,于是就开始当做“课外读物”了。
书的优点很明显,非常浅显易懂,生活化的讲述孩子学琴的一些事,感觉很像是一个懂行有研究的妈妈跟你聊天,传授经验。由于袁来爸是个儿童音乐教育从业者,因此大量的例子十分生动。但作为一本指导教育方向的书,这些优点就变成缺点了,仔细思考袁来妈的理论构成,逻辑性不是很强,也欠缺说服力和研究,整个书没有找到我想要的和儿童大脑,身体和心理发育挂钩的理论依据,抛出一个概念就举一个琴童的例子,且不说这些例子有没有拼凑的元素,就一个例子来讲道理,实在是太“水”了。
当然,本书的宗旨并不是论文著作,真的就是有个接近业内的人士跟操碎了心的家长唠唠学琴是怎么回事。就像书的标题一样,感觉得到袁来妈真的掏心掏肺的跟你说说我知道的事情,希望对你有帮助,我看了心存感恩,但是抱歉没有坚持看完,看到70%就果断弃书了。但至于我家三岁半的毛,我至少明白了几件事:
1.想学最好四五岁再考虑。
2.如果没打算让她走这条路就小学也成。
3.学就找个好老师,要不就别学。
4.学个冷门乐器或者民乐,不从钢琴,小提琴学起,也完全没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