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21天写作
读书笔记|合适的目标,让成长更顺畅

读书笔记|合适的目标,让成长更顺畅

作者: 初柒的杂货铺 | 来源:发表于2021-01-15 11:16 被阅读0次

    小胖小的时候,每次我计划好带他出行,他就会在前一天发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非常烦躁,每当要出门前就会絮絮叨叨地说,“千万别生病啊”,往往就是这样的碎碎念,让原本活蹦乱跳的小胖,很快就成了霜打的茄子。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绝口不提出门和生病,按部就班地生活,直到出门前一晚,提醒小胖早睡觉才告诉他要出门,他果然再也没有中招过。

    这大概就是吸引力法则,也就是《秘密》这本书中的观念吧。

    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中,作者也做出了同样的阐述。

    你在抱怨的时候,其实是在吸引更多“烂事”进入你的生活中。

    抱怨在我们生活中特别普遍。

    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比如工作不顺心的时候,甚至刷篇文章都有可能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抱怨。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习惯了将问题推到别人身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立刻从问题脱离出来。仿佛在说,“你看,不是我不努力啊,实在是环境不允许啊!”

    这样说的次数多了,即便只是我们凭空找出来的理由,也会被我们当做是真实存在的。久而久之,我们也就失去了奋斗的激情,习惯了错误的人生。

    我们都熟知的爱因斯坦,3岁时才开口说话。他的父母一度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果不其然,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并勒令他退学。

    但爱因斯坦并没有灰心,反而通过勤奋学习,努力挖掘问题背后的逻辑,成为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

    曾有青年问爱因斯坦,他为什么会收获成功,爱因斯坦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爱因斯坦并没有把时间花费在抱怨生活的不公上,而是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扎扎实实地学习,最终收获了成功。

    无独有偶,晚清中兴第一臣的曾国藩,也是这样的人。

    曾国藩最初六次科举不中,遭受了不少白眼,他跟父亲两个人的经历,更是成为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若是他就此放弃,历史必然会改写,好在,他没有放弃自己。

    在被考官批了“文理不通”后,他尝试对比学习法,拆解好的文章,与自己写的文章做对比,找出症结所在,在接下来的两次考试中,收获了“联捷”的好成绩。

    成功人士,把精力花费在学习和工作上,即便是遇到难题,也会立刻想办法解决。

    普通人,则把精力花费在抱怨上,遭遇失败,只会给自身找理由。

    单纯减少抱怨,远离负能量的人,并不能让我们收获成功。想要实现“赚大钱”的目标,我得先给自己贴个标签。

    大部分人没办法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最近在看鱼哥的知识星球,对“标签”两个字有很深的感触。

    在星球文章中,鱼哥建议我们尽快获得一个标签,因为人一旦有了标签,就相当于有了前进的动力,以及目标。

    我偏偏就踩了大忌,至今没有给自己贴合适的标签,也就是说看似我日更了一年,但最终要做什么,思路还是不够清晰。

    这也就导致了我的潜意识里,“想要”这个词很迷茫。

    为什么这里单独挑出来想要这个词呢?

    因为书中对这个词,做了三个层次的解释:

    第一种层次是:我想要变得富有。

    第二种层次是:我选择要变得富有。

    第三种层次是:我致力于变得富有。

    这三个层次就有点儿厉害了。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内因发生了变化,外因才会随之改变。也就是说,只有当你决定全心全意创造财富,变成一个富有的人的时候,你才能毫无保留地做事,想尽办法成功。

    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用“胸无大志”四个字来形容。

    尽管我现在在谋求变现的方法,所求也不过是账单还得不那么吃力。所以,当我发现,哪怕自己不努力,节省一点开支也可以过得不错时,人就完全松懈下来。

    就像前几天小伙伴们在群里说万万,每次把一件事做得有点儿苗头了,就松懈了,我比起她,大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我开始有点儿明白了,不是我能力不足,也不是我读书读得少,而是内在驱动力不够。这是无论我再读多少书,上多少课都没法改变的。

    怎么办?逼着自己走到台前去。

    记得鱼哥曾说过,他之所以干销售,是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不愿意“抛头露面”的人。但正因为他干了销售,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才有了后来的高速成长。

    我怕的是什么?是失败后,成为别人的谈资。

    如何改变?

    勇于站到台前,宣传自己,大声跟别人说,我在做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害怕尽量避免就好了。就像孩子如果害怕高,我们还会专门带他去高处练胆量吗?

    “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百度百科”

    实际上,我们需要面对的,是“无力摆脱”的现状,而不是事件本身。

    就像我的父母前几年都生了大病,但两人在面对疾病时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态度,让他们现在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状态。

    老妈大大咧咧的,根本没把生病这件事当回事。尽管治疗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不良反应,但她从不多想。有时间就刷手机,打牌,研究股票,尽量转移注意力。她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如果不知道的,完全看不出她曾经生过重病。

    但老爸就刚好相反,他担心的事情特别多,总是活在悔恨当中。常常在想,如果当初不怎样这样就好了。可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后悔药,他这样的情绪,只会让自己在坏情绪里越陷越深。

    作为旁观者的我,特别佩服老妈的心态,也在积极向她学习。尽管我也想帮助老爸,但心态这件事儿,除了自己,谁也没有办法。

    当我们调整好的心态,确立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就一定能收获成功吗?

    作者说:“不一定。”

    大部分人会选择小玩一下。为什么?第一,因为害怕所以只想小玩。第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渺小,没有价值。

    作者曾确立了开一百家体育用品分店,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目标。因此,他赚了大钱。而比他起步晚半年,只想开一家店的人,只是赚了不少钱,过得比之前舒服了一些。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做事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也就是我们会尽量选取风险小的事来做。

    就像我之前练习做面包和蛋糕。朋友们在我圈里点赞评论,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所以哪怕做失败了,我也会调整配方,想办法做好。哪怕没有做生意,我也很高兴。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导致自己没有“事业有成”。

    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初入烘焙行业的时候,就为自己规避了风险。

    我把目标设定为:让家人吃得更健康为目标。所以至今,这门手艺,也只能算作是爱好。

    如果一开始,我的目标是做健康的美食,让更多人吃到健康的面包和蛋糕,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呢?

    当然我们确立目标的过程,并不能单纯以金钱来衡量,而是应该尽量符合SMART原则。

    也就是确保设定的目标符合以下五个原则: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目标是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如果你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今年订下1个亿的小目标,肯定也只是过过嘴瘾罢了。

    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年底前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实现副业变现2万元,是不是更容易实现呢?

    总之,我们做事情,不能盲目入场。先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在此基础上,把目标定得稍微高一些。

    目标确立后,不要单纯只是嘴上说说,写在私密日记里,还要告诉身边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做监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你半途而废,毕竟为了面子,你也得坚持下来,不是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合适的目标,让成长更顺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wi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