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如何教育孩子,这几乎是每位家长都关注的话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心愿,然而光凭着善良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如何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呢?培养孩子不只是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家长的责任,父母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孩子的素质,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现就如何当好家长,谈几点个人想法。
一、做家长的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教育子女是家长的责任,应该有严肃、认真的责任观念,特别是孩子的早期教育。学龄前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个性品质的形成和未来的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父母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亲和母亲。因此,父母对自己要求是否严格,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原则。
教育孩子,要改变那种“生儿在父母,教儿在学校”和“子女自有子女福,无须父母做马牛”的旧观念。孩子的知识是否丰富,思想是否健康发展,良好习惯是否养成,家庭教育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而家长又是关键。懂得了做父母的责任,就要在知识结构,教育能力,品德行为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有一位没有上过学的家长,不管白天有多累,孩子晚上学到几点他就守到几点;星期天,他尽量不外出做活,在家陪孩子,直到孩子上了高中、大学、研究生。这是我教过的学生的家长。
二、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目前仍有不少家长存在“老子家中第一”的意识,对孩子命令多,商量少;限制多,征求意见少;要求多,倾听呼声少;批评孩子多,父母接受批评少,反映出家长与子女在家庭中的主从地位,使孩子在思想上、习惯上继承和沿袭了这种家庭的影响。家长不要压抑孩子的正当欲望,应该在家庭中营造民主平等气氛,以陶冶和净化孩子们的心灵,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说既是父(母)子,又是朋友的关系。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的父子关系就处得很好,这是一个典范。大家也都知道“曾子杀猪取信于儿”的故事,曾子很懂儿童心理。小孩子虽小,但与父母是平等的。为父母的必须取信于孩子,孩子才能认真听父母的话。
三、提高正确教育子女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关怀是应该的。但不少家庭由于对孩子宠得多,教育少,要求不严,以致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成了“绝对中心”、“重点保护对象”,说一不二、为所欲为的“小皇帝”。一位8岁的小男孩问自己的母亲:“妈妈,我们家没有我行吗?”“你说呢?”妈妈反问道。“当然不行。”这个二年级的独生子回答的口气不容辩驳。还有一位母亲要求自己的独生女儿倒尿盆。女儿回来时却留下了半盆。母亲问她为什么没倒完,回答是:“又不都是我尿的。”弄得这位母亲哭笑不得。.类似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不成功,注重智育,忽视德育,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品行自然也会好起来;家庭中几代人无休止地溺爱,导致了孩子强烈的自我中心的心理,集体主义观念十分淡薄;家庭中“全包全替”的周到服务,使孩子的生活能力极低。
一些成功的经验证明,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第一是家长要时时事事为孩子作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影响子女,这就要求家长们不断提高修养、素质,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第二要因人施教、科学育儿,要善于发现、引导孩子的爱好特长,扬长避短,而不是强孩子所难。第三,教育方法要严爱结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了做好父母,需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好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此外还要学点论理学和美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明确是非观念,培养美的情操,使他们懂得将来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应尽义务。
四、重视家庭环境是育人的重要环节
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布置,时间的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规律,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父母品德对孩子的影响等诸方面,尤其是家庭成员中的情感关系是维持家庭的支柱,其中夫妻感情又是首要的。如果夫妻感情交融,孩子就会在心理、情绪上沉浮自如。相反,夫妻不合谐,孩子就会疑惑而惶惶不可终日,影响健康心理发展。因此,每位家长为了孩子的利益,也要巩固家庭关系,摒弃那种由于腐朽思想影响而带来的动辄离婚的恶劣作法。父母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遇事不互相推诿,在知识上和孩子一道长进,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这是十分重要的。“爹是英雄儿好汉”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正确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家长不孝顺父母,孩子看到了、听到了,他会疼爱你吗?家长的话,孩子还会相信吗?家庭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家长能小看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做家长的要付出很多,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而一个健全、富有亲情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则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我们将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好经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