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在人生14《法尔如是》

自在人生14《法尔如是》

作者: 心悦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19-08-04 17:00 被阅读0次

    分享如何正确的生活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静心冥想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受限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今天的分享,法尔如是。

    今天这一堂课是承上启下的一堂课,是对自在人生的理论篇做一个总结,也是对自在人生的功课篇做一个开启,

    也就是说我们在前面跟大家讲了13堂课,这13堂课告诉大家真相,那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活出这个真相,是从这一堂课开始要跟大家去分享的,

    所以这一堂课承上启下,对理论篇做一个回顾,做一个总结,对功课篇做一个开启,做一个介绍。


    今天的这个课程的名字呀,叫法尔如是。这个名字来自于佛法,

    什么叫法尔如是呢?

    就是效法,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这个法,就是效法,就是依照,就是遵循,

    就是你了。

    如是就是你的自性。如是就是一心三藏,如就是空如来藏,是就是不空如来藏,如是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心三藏是什么?就是觉,也就是活在真相当中,

    那真相的特性,他的自性又是什么呢?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能生万法,所以法尔如是是这个意思呀。

    也就是说,活在你的自性当中,活在你的神性当中,活在你的本体当中,活在道当中

    所以法尔如是就是道德经里讲的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我们说的自然界的自然,这个自然是两个词,一个是自,一个是然,自是自性,然是本然的状态,

    所以道法自然是活在你自性的本然状态当中,这就是法尔如是这个名词的意思


    那这一堂课呢,就是要告诉大家正确的活法,就是法尔如是。

    其实整个佛经,或者整个道德经,或者整个古圣先贤的教导,也就是最后让你做到法尔如是。

    那现在跟大家讲,我们很多人是活颠倒了,活颠倒了就是没有活在自己的自性当中,这就是颠倒梦想,这就是倒置之民,

    倒置之民就是头朝下脚朝上这样来走路啊,

    那你人生肯定活得很累,那你人生就活不出你的自性状态,就活不出你的本自具足,就活不出你的本自清净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告诉大家正确的活法,正确的活法就是法尔如是,

    当然它有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呢?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这就是法尔如是,

    也就是说你做到了格物致知,你做到了知行合一,你就做到了法尔如是,

    那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怎么来做?我们是要在后面的课程当中跟大家介绍,

    现在只是先告诉大家,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就是法尔如是,就活出了你的神性状态,你就活出了道法自然的状态,你就活出了你的本自具足,


    那现在跟大家说一下啊,为什么要法尔如是?

    其实前面的课程如果你听懂了,你就明白了

    首先我们说那个真相是什么?

    一心三藏。真相是一心三藏

    一心三藏是什么?如是。就是法尔如是的这个如是,如是空如来藏,是不空如来藏

    前几天解读金刚经的时候,跟大家讲如是我闻,如是就是一心三藏,如 空如来藏,是 不空如来藏,如是 空不空如来藏。

    我们要活在一心三藏当中,一心三藏是什么?就是觉,就是我是觉,

    觉 就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活在觉当中,你就活在一乘法当中,活在觉当中,你就活在心当中,活在道当中,活在觉当中你就活在神性当中,你就活在自性当中,这个理解了吧,

    所以法尔如是,是让你直接站在造物主的角度来看问题,是让你直接活在道当中来看问题,是让你直接站在本源的角度

    就好比一棵大树,这棵大树它有树根,有树干,有树枝树叶,还有果实,我们呢不在枝枝叶叶外头寻,我们的万化根源总在根,就是活在当中,活在你的根性当中,

    这棵大树如果它的根是健康的,如果它的根能够汲取营养,那树枝树叶果实还是问题吗?

    所以法尔如是呢,是活在你的根性当中,活在那个最根本的那个东西当中,这叫法尔如是,


    那我们说是活在觉当中,那怎么活在觉当中呢?怎么才叫活在觉当中?你光说是一心三藏,你光说要让自己活在我的觉当中,活在如是当中,活在就是我们讲的一心三藏当中,可是问题是怎么才叫呢?

    那问题就是你要理解觉的自性,所以我们有一堂课叫何其自性

    所以你就要明白,如果要活在一心三藏当中,如果要活在如是当中,如果要活在你的自性当中,如果要活在道当中,或者心当中活在觉当中,你首先要活在自性当中,何其自性,那何其自性呢,本自清净,

    那就意味着,如果你想活在你的如是当中,法尔如是,你就必须活在清净当中

    这就是问题的根了,也就是说你在生活当中有多清静,因为你的自性是清净的

    你的自性是清净的,你法尔如是,你就必须活在清净当中,

    如果你不活在清净当中,你肯定没有法尔如是,你肯定去到了你的头脑,去到了小我,去到了妄想执着

    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我们说的你的如是状态


    你首先要活在清净状态当中,那怎么活在清净状态当中呢?

    我们很难做到,我们每天很多的杂念,我们很多的念头啊,思绪纷飞,这种繁多的思绪,给你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就是你有很多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凡夫,没有哪个人能够一天到晚是清静的。

    那我们能不能由不清净把它变为清净呢?能不能由烦恼变为菩提呢?能不能由情绪变为没有情绪呢?

    可以呀,有一个方法

    叫格物致知,所以这就引出来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课,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项本领,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也就是讲,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不管你多大年龄,不管你学历如何,不管你财力如何,不管你地位如何,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总之呢,你需要有一个终极的本领,你需要掌握一门最究竟的智慧,你需要掌握一门最重要的本领,技能,它就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具体怎么做?包括这个名词什么意思?我们在格物致知这一堂课中再跟大家讲,下一堂课就要跟大家讲格物致知了,

    只是这个地方告诉你呢,格物致知它就是能够让你活在本自清净当中,它能够让你由不清净变为清净,它能够让你由有情绪变为没情绪


    格物致知就是我们16字心传当中讲的允执厥中,格物致知就是孔老夫子讲的致中和

    中就是清净状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清净状态,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就是你有情绪了,你有情绪再回到无情绪的状态,这叫和,

    所以致中和就是格物致知

    这也就是佛陀讲的忍辱

    忍是什么?随顺。辱是什么?情绪

    当你随顺你的情绪就是在格物致知,就由不清净便为清净

    那也就是基督耶稣讲的宽恕

    真宽恕,你能真宽恕你就真清净

    所以这就要引出来最重要的一个功课了,叫格物致知。


    那这个地方再说一下,为什么要活在清净当中?

    因为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说过好多次了,你的自性是清净,如果你的自性是清净的,你就本自具足

    因为我们现在在这个红尘中,我们都想要活出自己的本自具足,我们想让自己的财富丰盛,想让自己的情感美满,想让自己的亲子关系融洽,想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想让自己的各个方面各个渴望都能实现,这是叫本自具足,

    就是你什么都不缺,你本来是非常美好,非常美满的,

    可是问题怎么才能本自具足呢?你必须本自清净,你必须在清净状态,你才能本自具足,

    也就是讲你必须在喜悦 和平 快乐 宁静 兴奋 热情,等等这种状态当中,你才可能情感美满,身体健康,财富丰盛,亲子关系融洽,

    但如果你在不清净当中,也就是讲你在焦虑,恐惧,失望,后悔,悲伤,压力,等等这种负面情绪当中,那对不起,你就不可能是本自具足,你是具足的匮乏;而你在清净当中你是具足的丰盛,明白吗?

    所以这就是你为什么必须本自清净的原因,你必须本自清净,

    你不本自清净,你将无法让自己去获得你想要的生活方式,这个大家清晰了吧,


    这就是为什么说第一个功课格物致知,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格物致知

    我们再从一个角度来解释一下,就是我们讲的心外无理这一堂课

    在理论篇我们讲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理跟大家讲了,你给出去什么感觉你就接受到什么境遇,

    造物就5条法则,第一觉存在。第二觉即一切一切即觉。第三一切都存在于当下。第四你给出去什么感觉你就接受到什么境遇。第五除了以上4条法则不变之外,其他都在变化。

    那如果你明白了这5条法则,你就发现只有一条法则是关于创造的,就是你给出去什么感觉,你就接受到什么境遇。

    那感觉是一种清静或者不清净的状态

    你给出去一种清净的状态,你就接收到一种丰盛的境遇,你给出去一种不清净的状态,你就接收到一种不丰盛的境遇,

    所以你看我们在讲何其自性这一堂课中,又跟大家去强调了一遍,你的状态很重要,明白吗?

    也就是说,你给出去什么感觉,你就接受到什么境遇。你给出去的是一种清净的状态,你就接收到一种丰盛的境遇,你给出去的是一种不清净的状态,你就接收到一种不丰盛的境遇,


    这个地方要强调一下,有的家人他认为清静啊,那清净有很多方法呀,站桩啊,打坐呀,冥想啊,玩乐呀,静心啊等等,

    那非得格物致知吗?非得忍辱吗?非得宽恕吗?我不需要啊,

    我可以让自己去用很多的方式来让自己清静啊,比如说我可以跳禅舞呀,我可以敲铜锣呀,我可以去让自己明心呢,我可以让自己去静坐呀,我可以让自己去冥想啊,等等我可以用很多方式来让自己清静,

    那些不叫清静,真正的清静只有在一种方式之后才能达到,也就是去人欲,就是去你的贪嗔痴慢疑,也就是释放你的情绪。

    所以你理解吗?如果情绪没有被释放,你仅仅是打坐 冥想 禅定 静坐 禅修 功夫茶 禅舞 内观 守意念 守丹田,等等这些,你不可能让自己真清静的,你做不到的,那些都不是一乘法,那些都无法让你自在人生,

    所以跟大家说清楚,真清静只有一个方法,唯有一个方法,这些其实佛陀也都讲了,那这个呢就叫格物致知,

    我今天早上刚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那听过课家人一看这段文字他就理解了,没听课也没关系,等我们再讲格物致知的时候你会理解这段话,

    就是阿含经里的一段话,这是佛陀讲的,转给大家看一下。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杂阿含经》

    就是世尊告诸大众,世尊告诸菩萨,告诉他们什么呢?

    有一乘道。就是佛陀告诉他的那个学生们,有一乘道。一乘道是什么?一真法界,一心三藏啊,最究竟最根本的那个大法。

    净诸众生。能让所有来听的人,能让所有来修的人,都能清净。净诸众生。不管你是什么,只要你能修这个一乘道,你都能清静。

    令越忧悲。超越忧悲了,就是苦恼给灭掉了,所以他说令越忧悲,

    灭恼苦。灭恼苦就是把情绪被释放了,也就是让自己清静了。

    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所以如果说你能够得到这个法,这个法叫四念处。

    四念处,我们以前没有讲过,但是现在告诉大家,其实四念处就是格物致知,

    所以你看佛陀在阿含经中,告诉他的学生说有一乘道,这一乘道呢能够让你清静,能够让你超越烦恼,能够让你度你所有的苦,这个叫什么呢?叫四念处,说这个如是法呀叫四念处。

    何等为四?这四念处是什么呢?

    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这个叫四念处。说的简单一点,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

    这四念处和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我们在讲格物致知的时候,我们讲了4个关键点

    第一觉身体,觉身体就是念身。

    第二觉思想,觉思想就是念心,这个地方的心就是念,就是思想。

    第三觉情绪,就是念受,感受。

    第四觉真相,就是念法。念法觉真相。

    你看佛陀在阿含经中,告诉他的学生有一乘的,就是四念处,

    四念处能让你度一切的烦恼,能让你化烦恼为菩提,化问题为机会的。而这四念处叫一乘道,就是说他是唯一的,他是最究竟的

    那这个东西呢叫四念处,也就是说你去念身 念受 念心 念法,你就能超越你的忧悲,你就能灭你的恼苦,那你就能净你的心,就是能让你本自清净的,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我们格物致知的具体方法,他叫四念处,我们在格物致知当中跟大家讲的是四觉,

    他的四念相当于格物致知当中的四觉,他念身我们是觉身体,他念心我们是觉思想,他念受我们是觉情绪,他念法我们是觉真相,

    所以告诉大家,可不要以为说你只是静坐,你就能越忧悲灭恼苦得清净,可不要以为你只是守念你就能,或者念咒,

    比如说我们很多人念咒,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念其他的咒,就是靠念咒你就能越忧悲灭恼苦,就能让自己得清净

    可不要以为你只是抄经就能让自己的清净,可不要以为你只是磕头放松就能让自己得清净,可不要以为你只是跳禅舞 泡功夫茶,或者说守心,或者说静坐冥想就能让自己越忧悲灭恼苦得清净,不可以的,

    这个一乘道叫四念处,这个四念处就是格物致知,所以有一乘道,就是有一个最究竟的法,

    这是跟大家再强调一下,也就是说有的人会以为说清净,那心想生你讲了半天,不就是要让自己本自清净吗?

    那本自清静的方法太多了,我干嘛非得格物致知呢?

    本自清净的方法简直了,那就是我去参加一个学习很high,这就本自清净了,我进入一个道场很清静,这就本自清净了,或者说我去冥想很清静了,或者说我去打坐很清静了,或者说我自己干什么干什么很清静了,

    告诉大家,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叫四念处,只有一个方法叫一乘道叫四念处,

    而这个四念处就是格物致知的具体做法,

    告诉大家,只有去人欲你才能真清静,只有去你的贪嗔痴慢疑你才能真清静,只有释放了你的情绪之后,你才能真清静,否则你清静不了


    这是跟大家讲的这个,这个明白了吧?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跟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要格物致知?

    我昨天在弟子班晚上分享的时候讲过这个,就是一切境遇都是中性的,一切境遇都是空性的,一切境遇都是无意义的

    但一个中性的境遇,你为什么把它看成了问题,而另一个人把它看成了机会呢?

    因为你的业力不一样,你的信念不一样,你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不一样,

    所以它是你下意识的就把它看成了问题,或者下意识的就把它看成了机会,这不是说你自己用意识能控制的,

    那这一个下意识呢,这个种子,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恶的种子和善的种子,

    恶的种子呢?你还想得到美好的环境吗?还想得到美好的结果吗?你不可能啊,那是我们讲的恶的缘,恶的业力,你就不可能得到善缘,不可能得到善果

    这个恶的种子从哪来的呢?情绪。

    如果你有情绪,你就是在种恶的种子,如果你没有情绪,你就是在种善的种子,就这么简单,

    所以你说情绪重不重要啊?

    所以当你起了情绪,如果你不格物致知,你就是在给自己种恶的种子,你的人生怎么可能美好呢?你的阿赖耶识当中都是恶的种子呀,所以它开花结果都是恶果呀,

    但是如果当你起了情绪,你呢让自己去格物致知了,你就是在种善的种子,就是清净种善的种子,

    情绪种恶的种子,清静让自己造善业,情绪让自己造恶业,

    所以你说你不格物致知怎么办呢?

    不格物致知,你怎么让自己由情绪转变为清静的?不格物致知怎么能让自己去熏修善的种子,熏修清净种子呢?你做不到的,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啊,格物致知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啊,你是学生,还是工作,还是创业,还是各种各样的,你一定要学会人生最重要的本领,他比你会经商,会演讲,会经营企业,会吹拉弹唱,会琴棋书画,要重要亿万倍,是每一个人都该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最重要的本领


    所以在今天这堂课呢先承上启下跟大家去讲一下格物致知的重要性,那我们后面的课程呢,会跟大家去讲如何具体的格物致知。

    所以做到了格物致知,你也就做到了法尔如是,你就活在自性当中,

    除了做格物致知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功课叫知行合一,这是自在人生两个功课的第2个

    从本期开始,自在人生就两个功课,我们在上一期呢自在人生还是4个功课,

    那第一次听课的家人,你也不必感到有遗憾,说原来4个功课,现在两个功课,是不是效果没那么好了?是不是偷工减料了呢?

    没有啊,这4个功课合并成了两个功课,两个功课已经囊括了我们4个功课所要跟大家讲的全部内容,

    从本期开始自在人生功课篇就两个,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完全回归圣人之学,


    第2个功课呢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是让你做到法尔如是,活在你的自性当中,活在觉当中,

    为什么知行合一也是呢?

    因为我们首先要知道,格物致知是致良知,是让你清静,

    那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是在清静状态当中所引发的那些行动,这叫知行合一

    所以知行合一也是法尔如是,我们在知行合一这个课程会详细去讲

    这个地方提一下,你做一件事情是清净的,这个清净包括很多状态,

    比如说你做一件事情你是兴奋的,你是热情的,这是一种清净,

    你做一件事情你是享受的,你是快乐的,你是开心的,你是喜悦的,这是一种清净,

    你做一件事情你是和平的,你是臣服的,你是接纳的,这也是一种清净,

    所以你做一件事情,要么兴奋,要么享受,要么和平,这个呢叫本自清净,

    但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既不兴奋,又不享受,也不和平,也就是说你做这件事情,你是混乱的,你是纠结的,你是不情愿的,你是不想做的,你是带着情绪来做的,那就不叫清净,那就不叫知行合一,

    知是良知,行是行动。你的行动要和良知合一

    良知是什么?就是你的自性。

    也就是讲,你的行动要在自性的状态当中引发的,而自性引发的行动它是清净的行动,

    它是清净的行动,就意味着你做这个事情要么喜悦,要么快乐,要么享受,要么和平。

    但如果你又不享受,又不兴奋,又不喜悦,又不和平,那就不是知行合一的行动,为什么是这样?


    还是先跟大家说一下,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你看,自性它能生万法,自性它本自具足,

    它本自具足,他不光是说我具足,真我或者自性要给我1000万,他说你具足1000万,我给你1000万,问题是他连这1000万的方法都给你,就是说你连获得这1000万的途径他都给你


    他具足每一个细节,他具足每一个方案,这叫本自具足

    你千万别以为说本自具足,仅仅是我值得1000万,但这1000万怎么来的自性不知道,自性都知道,

    就是说你具足1000万,真我或者良知或者自性,还把这个如何让你获得1000万的这个具体的每一步的方法给到你,这叫本自具足

    这就是我们跟大家讲的真我构思和创造,你本自具足,真我也是本自具足的,因为真我它是清净的。


    所以真我给你构思创造的这一条路一定是清净的路,

    因为真我他不知道匮乏,他不知道焦虑,他不知道恐惧,他不知道悲伤,也就是真我没有情绪,

    真我始终是在清净当中,所以他给你规划的那个路就叫清净之道,就叫喜悦之道,就叫快乐之道,就叫和平之道

    因为这个很重要啊,因为那个自性呢它本自具足,

    自性他本自具足呢,他这个具足,就是我们说的,他不光是说给你具足的财富,他说,你现在最多获得1000万,但是如何获得这1000万他不告诉你,不是,

    他具足到他会把如何获得1000万,怎么让你如何获得1000万的具体的方法都给到你,这叫他具足啊,

    但是他给到你的这个方案,给到你的这个途径,比如说它让你获得1000万,他让你做项目,或者投资,或者创业,但他给你的每一步的指引,他都是清净的,都是快乐的,都是喜悦的,都是享受的,都是兴奋的,

    为什么?因为他只能在这种状态当中,他无法体验焦虑,恐惧,失望,悲伤,压力,担心,也就是说他无法体验情绪啊,

    那就意味着,如果你做一件事情你是不高兴的,你做一件事情你是不快乐的,你做一件事情你是不喜悦的,你做一件事情你是不兴奋的,你做一件事情你是恐惧的,你是纠结的,你是压力的,你是不情愿的,总之你是在混乱的状态当中做一件事情的话,那就意味着你没有法尔如是,理解了吧,

    所以你做什么不重要

    读个书你清静吗?散个步你清静吗?见个人你清静吗?你就是喝个茶你清静吗?你就是吃个饭你清静吗?打个球你清静吗?

    如果你清净就意味着读书是自性让你读的,如果你清静就意味着散步是自性让你散的,如果你清静就意味着见个人是自性让你见的

    你说你这个又能怎么样呢?这个就是在接收

    我们今天不展开去讲,今天不是讲知行合一,

    只是告诉大家,知行合一就是法尔如是,因为你不可能不行动的,

    你必须行动啊,有哪个人能不行动呢?你吃饭也在行动啊,你睡觉也在行动啊,你走路也在行动啊,你说话也在行动啊,你必须要行动的,

    可是这个行动,它可以是知行合一,也可以是知行分离,它可以是法尔如是,也可以不是法尔如是,他可以是道法自然,也可以不是道法自然,

    而我们大部分人的行动都是与神分离的,与神分离的行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啊,

    我们现在学自在人生,那你就要知道,我们现在要让你自己活在你的自性当中,你就要知道你必须要知行合一,明白了吗?

    这就是说为什么要知行合一

    因为知行合一他就是让你法尔如是,因为知行合一他就是让你活在你的本自具足当中,因为知行合一就是真我他在为你构思和创造,你跟着真我的构思创造去走就行了,

    真我在构思创造,就是构思创造你的电影剧本啊,他在告诉你每一步应该怎么走,你跟着他走就行了,

    你说那我跟着他走,我就能获得我的具足吗?对呀,

    真我知道你的最佳利益在哪里呀,他知道你的天赋才华在哪里呀,他知道你这一辈子的人生主题是什么呀,他知道如何实现你的梦想啊,她就是你啊,他不会害你呀,所以这是你要做的,

    但是如果你做不到知行合一,还是一个原因良知不光明。也就是讲,你还是不清净,你良知不光明,良知不光明呢你就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格物致知是知行合一的前提!

    这就是知行合一,所以跟大家讲的,你做这个事情,问你的感觉

    所以知行合一,也叫喜悦之道,也叫清净之道,也叫和平之道,也叫享受之道,也叫快乐之道

    所以你人生最终是要走一条喜悦之道。人生不是苦难,人生不是奋斗,人生不是拼搏,人生是享受。

    就是所有的苦难,所有的奋斗,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拼搏都来自于假我 假我 假我!!!

    费力的你不清静啊,纠结的你不清静啊,你去做一件拼搏的事情,做一件努力的事情,做一件困难的事情,你会快乐吗?你会喜悦吗?你不会的,你会感到无穷无尽的烦恼,

    这个大家理解了吧,这叫知行合一啊,

    所以从本期开始,自在人生就两个功课,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那具体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怎么做?那是我们在后面的课程当中会详细跟大家介绍的,

    今天的课程你只要知道修行就两个方法,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这就是圣学真血脉路,这就是真圣门正法眼藏,

    告诉大家,很多人是不懂得知行合一的,就是很多人在修在修在修,但是他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行动,他可能让自己清静,但他就是无法让自己有正确的行动,

    这个不会正确的行动就障碍了很多的人,很多人就接受不了啊,

    因为知行合一是让你在接受奇迹,是让你来接收真我为你构思创造的这个天赋才华,这个本自具足就是在接收礼物啦

    但是在跟你说一下,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格物致知,如果你不格物致知,你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你格物致知到了一定的时间,到了一定的状态,到了一定的阶段,你就很容易知行合一


    这是今天跟大家介绍的,那最后再有几分钟跟大家说一个另外的话题,

    就是有的人他忽视修行,就是现在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呢对自在大学的家人也会有影响啊,叫什么呢?

    叫我悟到我是觉就行了,不需要做功课,不需要修行,修行是小乘的,修行是不究竟的,心想生还让你做功课,你根本就不需要做功课,你只要知道那个本体就行了,你只要知道那个造物主就行了,你只要知道这个就行了,修行就是做功课呀,那个太慢了,那个落伍了,那个已经被淘汰了等等,

    这个地方要跟大家也说一下,千万不要被这种声音给迷惑了,如果你不修行,你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不用我的话来说,用佛陀的话来说。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楞严经》

    来看这段话,这是楞严经中的一段话,楞严经大家都知道啦,也就是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也就是讲世界上任何一部经它的高度都不可能超过那个楞严经,

    不管什么经,心经,金刚经,道德经,不管什么经,圣经,古兰经,

    不管哪个灵性老师,杰德麦肯纳,罗伯特沙因菲尔德,巴关,萨咕噜,奥修或者克里斯托弗梦等等,不管哪个灵性老师呀,他讲的东西也不可能超过楞严经,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你想开悟,你想成佛,楞严经 法华经。

    那佛在楞严经中是怎么说的呢?拿这句话呢来跟大家再做一个强调,

    千万别被一些声音给迷惑了,耽误了你的福报,耽误了你的修行,

    佛在楞严经中说的很清楚,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句话什么意思?

    理则顿悟。明心见性,就是你明理是顿悟的,就像我说的海边悟道,王阳明龙场悟道,这个叫顿悟,

    就是说这个东西是可以分真即佛的,这是印广法师讲的分真即佛,一下你就明心了

    我跟大家讲,在海边悟道那一刻,一下就明心了,啊,原来是这个意思呀。

    自在人生的头13堂课都是干这个的,这叫顿悟法门

    这就是六祖慧能顿悟呀,听闻金刚经,就明白了,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六祖慧能就顿悟了,

    现在有些家人他以为顿悟之后就什么都不得了了,他以为顿悟之后什么都不用修了,

    有一种教导也是这么来教你的,你只要顿悟了你就给自己好像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只要顿悟了你人生好像再也不用修行了,

    佛陀可不是这么说的,佛陀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就是这个真相你可以顿悟,一瞬间就悟道,乘悟并销就不分大乘小乘中乘了,一起都没了,只剩下一乘法了,

    所以理则顿悟,乘悟并销。这个乘,就是大乘小乘中乘,一乘法二乘法三乘法,就这些各个大乘小乘法都没有了,并销一起消融了,一起消融了就没有了,就是大乘法,小乘法,随着你的顿悟一起都没了,

    你说现在自在人生的课程不是吗?心想生不是吗?心想生顿悟之后只剩下一心三藏,只剩下心即理,就不再有大乘法小乘法,那个东西,随着你的顿悟一起都没有了,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他只剩下了我是觉,这就是理则顿悟,就是理你可以顿悟的,这叫分真即佛,这叫当下成佛。

    问题是他说什么啊?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次第呀,还是要修的啊,修次第啊,你还是要一步一个台阶去爬的,

    事非顿除。

    什么叫事?就是你的烦恼啊,你各种各样的这种人情世故,你的身体健康,你的财富,你的情感,你的人际关系,你的事业,你生命当中方方面面的,这都叫事,事非顿除

    他不是说你分真即佛,你奇迹不断,不可能的,他不是说你海边悟道,你就奇迹不断,不可能的,他不是说你明白了造物主,你明白了那一切都是造物主,你就开始让自己自在人生了,你不可能的,

    就是什么意思?你必须这个事得做功课,这个事你得让他次第尽,

    什么叫次第尽?

    一步一个台阶,老老实实的修,这叫见悟,这叫化烦恼为菩提,这叫让自己把问题转化为机会,这是老老实实落地实修的这么个功夫,这叫圆满之佛

    印广法师也是这么讲的,分真即佛,当下成佛,可是圆满之佛你还需要一步一步的修,你知道吗?

    所以有的人他走入误区,或者他听到一种教导,他说呀,你现在心想生都落伍了,心想生都过期了,过时了,还在讲做功课呢,还在让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呢,你知道吗?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只要顿悟了,一切都解决了,我们只要顿悟了,一切都ok了,一切奇迹都出现了,

    你去看看那些所谓的顿悟的人,他不做功课的人,他人生真的好了吗?你去看看那些所谓的顿悟的,他不认真去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人,他人生真的翻转,真的有奇迹吗?

    他还是在不断的向外抓取,不断的讨论,不断的争论,不断的争辩,但是他的人生涛声依旧啊,

    这就是因为他跑偏了,他执空了,你知道吗?这就是执空啊,

    所以佛陀在楞严经里说的非常非常清楚了,理则顿悟。你可以明心顿悟,顿悟是明心,但你要见性。

    次第尽,见性是什么意思?你越来越清净,就良知越来越光明,一天比一天光明。就像擦镜子一样,你要真正的做功夫的,真正的做功课的,

    所以呢你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你的各种习气不是一下子就去掉的,你的贪嗔痴慢疑不是一下子就去掉的,

    你的人欲不是说你理悟了人欲就没了,你的贪嗔痴慢疑不是说你理顿悟了,贪嗔痴慢疑就没了,你的烦恼习气不是说你理顿悟了,你的烦恼习气就没有了,它必须要做功课,

    也就是老老实实一个次第一个次第,老老实实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老老实实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步一步的来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来做功课,事非顿除,

    它是一件一件,它是逐渐的让你人生翻转的,逐渐的去掉了你的人欲,你的贪嗔痴慢疑,你的烦恼习气,这个功夫叫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所以一直到你死,你都离不开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如果你还不懂这个,你还不懂圣人之学,你还不懂佛陀的教导,你还差得远呢,

    所以自在大学的家人,如果你曾经被这种声音迷惑过,或者现在正在被这种声音迷惑,或者未来会被这种声音迷惑的,

    心想生在这个地方跟你说一下,你能听懂多少,能听进去多少,那只能随缘了,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了,下堂课开始为大家介绍第一个功课格物致知,

    如果你愿意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请你认真的格物致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在人生14《法尔如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yy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