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远处依稀传来鞭炮声,时间可真快,仿佛还置身于大年初一初二浓浓的年味中,转眼大年初七了。俗话说初七大似年,记得过去,每逢初七清晨,都会在鞭炮声中惊醒,现在由于禁止燃放鞭炮,也就少了那份喧闹。我们虽然不在闹市区,但也在禁放区域内。
假期已接近尾声,女儿提前进入上班模式,今天开始准备上岗了,下午值班,我们决定送她去上班,去年底天气不好,被单被套等衣物都带回来洗了,因此回程需带的东西也较多。听说送她来上班,也有一些人不理解,认为都上班了,该独立了,要么自己驾车,要么可以乘车。我以为其实那样也未尝不可,只是我们送她过来上班,表明的是一个关心的态度,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们也想感受那氛围,感受那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温馨时刻,再说这次的东西确实是多,乘车不方便。
自从她去年上班以来,她如果回家,我们有时间就接送,没时间她就自己乘车。我以为有的事情未必要做,但一定要会。就如学驾驶,对于这个她开始是很抵触的,但也是很听话的,最终听从了我们的建议,在达龄后第一时间拿了驾照。
我们告诉她驾驶在过去是一门技术,是赖以生存的一门手艺,是一种职业,但在现在是一项技能,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需要掌握的一项本领,以后可以不开车,但必须要会开车,如此,才有更多的主动权。
也许是没到返程的时候吧,亦或是有着“七不出八不归”的老规矩,今天路上的车子并不是很多,至少比我们想像的要好,除了红绿灯,几乎没有等候。看到前几天这条路一直堵车,我们也做了防备,打了一点提前量,女儿赶上了下午的值班时间。
她值班的时段,又是我们老两口的时光。坐在她的宿舍里,喝着茶,聊着天,帮助她做着一些还没来得及做的事,套上被套,铺上被单,擦下桌椅,这么多天没住,干灰还是有一点的。这也许就是父母的“陋习”吧,总是不经意的帮助子女做一些小事,还心甘情愿,乐得其所。
没及时返程,是想等她下班,一家三口在一起吃晚饭,毕竟今天是初七呢。有人说,父母在哪,家就在哪,过去也许是这样,但现在我觉也未必。
邻家大姐今年过年没回家,问及原因,儿子在外地成家了,为了带孙子,她也常年定居在儿子家,过年了,儿子有事没回,她也就没回来过年了。表姐家更是时尚,老俩口和儿子一家三口外出旅游过春节了。
曾经以父母家为大本营,现在大多人重心转移到了子女家。但不管在哪,只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好。
初七送女儿上班,也就是想与她一起度过这团聚的日子。晚上吃啥呢?不重要了,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开心就好,如何开心,最重要的是心态。
那些不理解的人,就让她不理解吧,懂我的,无需解释,不懂的,解释也无用。做自己喜欢的事,取悦自己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