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
励志类书籍的流行,也许是一个国家全面进入现代化,都市白领变成普遍职业的必然结果吧。
励志书有很多类型,不同的书,对成功有不同的见解在个人传记里,成功人士往往拥有传奇经历和突出个性,在八卦意识里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会耍嘴皮子,也就是善于人际交往。在心灵鸡汤里成功是因为他有正确的价值观是个好人。
可是你怎么知道这些道理是不是可复制和可检验的呢?也许这帮人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科学的励志书,他们不在依赖名人轶事,而是借助实验和统计,这一成熟的科学励志理论就是意志力。
《意志力》这本书就是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严谨而又通俗有趣的介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的励志,而且因为他说的就是励志的“志”本身,所以又是“科学”的励志。
本书中说,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研究者普遍认为,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
而自控需要意志力,并且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你用在这里就没法用在那里。如果一个人工作中用到很多意志力,回家以后很难再用。双职工夫妇很容易为了小事吵架,因为他们懒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一下班想学习却学不下去的原因,因为上班消耗了太多意志力。
如果使用意志力会消耗能量,那我们可以通过补充能量的方法提高意志力吗!事实证明可以。研究人员发现可以补充糖来增加意志力,但必须是真正的糖,最好是葡萄糖。
所以,低血糖症患者的意志力就比较弱,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有很多葡萄糖,可是他们不能合理运用所以意志力也薄弱,研究者形容糖尿病患者就好像一个人守着一大堆柴火却没有火柴一样。
这样看来,当一个人没有意志力的时候,我们似乎不应该指责他的“人品”――正如你不应该指责瘦小的人拿重物,或者让跑累了的人爬楼梯。
但这并不是说一直你是完全客观不可控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想办法合理的支配这种资源,甚至像锻炼肌肉一样增加意志力的容量。而这一切必须尽力在对意志力的科学的认识基础上。
做决策会消耗意志力,冒险也需要意志力,除了好习惯可以减少意志力消耗外,另一个重要的自控手段是自我监视。
怎样提高意志力?最好的方法是“常立志”
有实验发现,中国的小孩从两岁开始就比美国的小还有更强的自控能力。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多动症儿童比美国少得多。也可能是传统的问题,因为中国的父母更早地要求孩子控制大小便。但是我国的意志力在实际上要远远领先于美国,所以我们不用效仿其他国家,做好自己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