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踢妹妹的胳膊?你这样是不对的。”
“我只是看到地上有玩具,害怕压倒妹妹的胳膊。”
“你别惹妹妹,她怎么又哭了?”
“她不要我玩她的玩具,我是指帮她拿一下。”
“你又不听话,不是不让你吃那么多糖。”
“妹妹吃药苦 ,吃个糖甜一下。”
……
这两天家里每天都要断官司,这种奇葩案件。弄得我们都有点自带发条了。就有了上述的一些对话。
其实就是我们打人乏了、厌倦,不想去认真对待。所以,“皮孩子”就成了受气包。有时候就是冤枉了孩子。
无理取闹,这个唯一的发些通道我们还要给关闭,孩子肯定不愿意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随她去。给予提醒和建议。自己承担后果。这样会更有效一些,孩子也会自然习得如何做对的事情 。慢下来,就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我们父母的心也会活人开朗。教育孩子也不会为了叫育而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