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年,写什么?写五年,写什么?写七年,写什么?写一辈子呢?
人呐,总要有那么一点长远的眼光和追求。我呀,就是缺了那么一点长久的目标。
写生活?是个亘古不衰的话题,可是不能仅仅生活在自己生存的地方呀?
写工作?工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啊,亲。
写理论?缺乏实践的理论,还是对黄金屋的二次消化?
好好想想,如果未来,七年后的自己,回看一篇篇翻过这些文字时,还觉得有所收获,觉得没有浪费笔墨和时光,那才是有意义的写作吧?
最近,看到一句告诫炒股人的话——少看新闻、少读研报、少做交易,多看财报,多思考。多么朴素的道理,可是一次又一次,我们始终在“知行合一”的边沿绕圈圈,为何不能直插而入呢?关于这个认知、方法论的问题,暂不深究,未来要多多思考。
一句告诫普通人的话,是不是这样?——少谈八卦、少刷朋友圈、少计较金钱,多观察世界,多思考,多学习。
无数无数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想炒股炒得好,你想赚更多,首先,你要找到对的公司、对的股票,其次找到合适的价格,然后持有到不在你目标范围内。第一层次,是对的公司、对的股票,第二层次才是价格、时机,问题是,我们总是没有把第一层次就做好,就会忙不迭地做第二层次的事情。
对比来说人生,首先,你要找到对的事情、对的方向和对的人,其次,找到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坚持去做,直到这件事不再符合你的目标。
最近,特别想赚钱,特别想财富增值,图什么呢?图能做一些更大更有意义的事情,图不受工作约束和老板压榨,图更加自由,图让家人幸福一些,图让自己发展全面进步更快。但是,这些是手段,而非自己的目标。
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做更有意义,更大的事情呢?如果,这一刻起,给家人都买好保险,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完全有机会做任何想做的事儿,那是什么呢?
没有忘记, 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让世界因我不同,帮助更多人、变得更好。如果,终一生,都不能富贵,都难以财富自由,我会后悔吗?我会恐慌吗?我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吗?
不。不会。如果可以一直忙碌于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不富贵,并不可怕。
到底,什!么!是!有!意!义!的!事?
2013年,你知道了阿里小贷和金电联行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做规模信贷,你一眼就看出来这件事情是对的方向,是会成功的,你却因为一些小事没有全力扑向这个未来的方向,我理解你年纪小,没见过世面,不懂大势和方向的力量。
2015年,你在美发体验中感受太差,脑中杜撰了互联网重构美发行业的门店,随后还考察了南瓜车和小左美发,还和风投朋友马建伟探讨研究,你借工作之名找了“美柠家”项目去看,你却没有全力扑向这个方向,没有深入了解甚至去接触这些公司,我原谅你那时候还怯懦胆小,涉世未深,连风投的门儿都没摸到,不敢轻举妄动,不懂以巧破力。
2016年,你听说了摩拜单车,兴奋跑去路上找了一辆来体验,从此欲罢不能,天天出门墨迹然后找不到车急的经常迟到,为摩拜欢呼喝彩,为胡玮炜感动滂湃,有朋友说你像她,你自己也觉得自己和她是一类人,多少次你打开摩拜的网页和招聘广告,想要成为这家你心中神旨般的公司的一员,最终,你没有行动,你关掉网页,告诉自己,还是先老老实实做投资吧,也不知道去了能干啥,我理解你的担忧和顾虑,或许,你真的没错,从传统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是的。
2016年,你打开好久不听的“罗辑思维”,在罗胖无数次推销“得到”之后终于下一个看看,眼看他找人讲书,眼看他卖东西,眼看他开专栏,你逢人就说他是个很有创造力的人,他能看到未来,他不断开创着新商业模式,甚至强于很多vc大佬,你想奔去北京,加入那个团队一起搞事情,改了简历,左看右看不知道自己合适去干啥,默默删了简历。我理解你那时局面复杂,冲动去京条件不成熟。
2017年,忙了好久的你终于决定去换下发型,纠结很久之后打开2年没碰的南瓜车,惊诧已有近百家店,而它还依然很低调,鲜为人知。挑三拣四在之后,还是选择了南瓜车做发型,不知是缘分注定还是什么?你和三四个南瓜车手艺人聊天,从他们口中得到的答案,正是2年前你构想的商业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然而,有什么卵用,这2年多,别人一个团队一直focus在这件事情,而你呢?只不过脑子中YY一下罢了。我知道,在可见的未来,南瓜车一定会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美发公司,或者说,平台。so what?关你屁事呢?
请告诉我,到底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这些美好的事业?
是囿于传统的职业发展理念?
是害怕创业公司生存维艰?
是为那好笑的要报答师兄知遇之恩?
是觉得vc投资金主方更加高大上?
是自以为的沉默成本,还是怕被小朋友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