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校园后,你是否想过要重拾英语?理由是什么?
我曾经因为英语吃过不少亏,比如面试口语不过关被刷;跟外国客户沟通不畅而被迫转给同事;然而直接的金钱损失也没能唤醒我学英语的欲望。直到6月初,群里小伙伴分享了一段英文朗读的音频,就在那一瞬,发现英文的旋律原来这么美!就是这段1分钟的音频,彻底重燃了我学习英语的动力。
改变,有时是因为冲动。
考虑到自己一口粤语腔的发音实在太low,于是买了个14天地道发音训练营的课程,进行系统的改善。
训练营总共96人,到底多少人完成了课程,多少人半路放弃?用数据来告诉你:

第一天,完成人数72人。也就是说,有24人从第一天就开始掉队,交完钱买下课程,然后就不知道他有没有再打开过训练课程。我只能说,你是土豪你任性。
随后,学习人数随着日期的增加而稳定的减少。
到第十天,完成人数31人。如果你坚持到这,你已打败了67%的人。原来,超过别人,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因为很多人选择了主动放弃进步。
一组数据的佐证力度有点弱,那么请看下图,是同时开班的4个训练营的统计数据:

坚持,真的这么难么?短短的14天,坚持下来的人竟然还不到33%!
是啊,真的很难!
因为学英语要动脑子,动脑子多累啊……
在面对打游戏、刷微信、出去嗨时,学英语总是首先被放弃的选项。
你想成为放弃的大多数,还是有强大自制力的少部分?在面对即时的爽和延迟的爽中,你能否理智的选择后者?
有一个“烧开水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放弃跟坚持:
初中物理课就教过,烧开一壶水,必须持续不断的加热到100度,水温每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是一样的,在这里假定为A。
如果有一壶常温30度的水,想要烧到100度,只需要70A的热量。
但如果你把这壶水烧到90度,停下来,水恢复常温;再烧到90度,又停火,水又恢复常温,那么水一直不会开,而热量却以“60A×次数”在持续的消耗。
于是,在“开始---放弃---又开始---又放弃”的过程中,消耗越来越大,水始终烧不开。
这跟我们学英语,学技能的过程是不是很像?
所以,如果你想学什么,给自己一个deadline,马上开始。
别说你好忙,好像别人是因为很闲才学习似的。
最后,借一句鸡汤来结尾:
成功就在于不断做那些最有可能给你带来你所希望的结果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