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只老瓷碗

那只老瓷碗

作者: 羊茂台 | 来源:发表于2023-01-30 05:16 被阅读0次

儿子今天就要返校了。

做早饭的时候,看见那只每天给他盛粥的碗。

就想,要不要跟他说。

在我们家,最古老的就是那只碗了。当然我买的那些旧书除外的。

这碗看起来是那么普通,可是它在我心里一点也不普通。

那只碗,是我结婚前,买好了婚房,母亲送给我的。

与它一起的,有八块盘和八只和它同样的碗。

送给我时,这些盘和碗,是崭新的,一次也没用过。它们是母亲用粮食换的。

九十年代,那年头,出门不太方便。每到春节,街上总有换盘和碗的到街上来。

那时家里都很少存现金,有点钱也都存银行,怕放在家里不安全,所以物换物还很畅兴。

家里小麦、玉米是不缺的。而大米、小米、馒头、烧饼、碗筷,乃至其他生活用品,大多通过以物换物进行交换的。

那些盘和碗是为我结婚准备的。不光是盘和碗。其他也是母亲提前张罗着准备。

结婚的喜被,都是套的厚厚的新弹的棉花,还专门拿出她亲自织的粗布黑白印花给我做了一床褥子,她说粗布的,睡上去暖和。既使到了现在,这些被子还有好几床一真没用过。

为了那些瓷盘和碗,很是费了不少的粮食。因为那是细瓷的。那时农村大多用的粗瓷,细瓷的一般舍不得换,两者价格差的太多。

其实挺怀念老家里那些大粗瓷碗的,吃饭的时候,去大铁锅里盛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地瓜粥,那种味道,那种情景,那种感觉,只有在梦里,才能回味。

那农家柴火,在浸润了十几年铁锅下燃烧,土坯做的锅台,支撑着“咕咚咚”沸腾的刚从自家压水井打上的新水,撒一把玉米面在热腾腾的水汽掩映的锅里,“金木水火土”于是便浓缩在一锅粥里。

用土话说,这粥养人!

那些细碗随我从农村老家来到县城。二十多年过去。我搬了四次家,开始房子由大到小,楼小了,楼层低了。后来,由小变大,就都是一层了,现在还有一小块院子,可以种种菜,养养花。

随着一次次搬家,老盘和老碗也越来越少,到现在只剩下这一盘一碗。

从儿子考上大学,回家来,我都是让他用那些老碗。那些老碗也是有灵气的,它沉淀了岁月,也有曾经的美好记忆,还有深深地母爱。

让他用这些老碗,是想让他记得老家,记得过去。

可是那天,让他盛饭,他把我的那只白碗给他用了,把那只老瓷碗给了我。

我有点诧异,但没说什么。第二天又给他换了回去。

他有几个意思,我不知道。也可能是无心之举,也可能是不愿用那老瓷碗。

岁月会老,曾经拥有的也会消逝,但留在心里的,是对根的记忆。

人不能够忘本的,哪怕你走的再远,哪怕你拥有了远方。

但根始终在那,每一个有灵魂的人都应该记得。

我还是决定现在不直接告诉他这瓷碗的故事,留待以后有机会,有些东西是靠个人悟的,别人的答案他记不住。

他回校,我会把这只碗收藏,等他再回来时候用。

或者,等他在某个地方安家的时候,把这只碗送给他,然后告诉他老瓷碗的故事。

相关文章

  • 那只老瓷碗

    儿子今天就要返校了。 做早饭的时候,看见那只每天给他盛粥的碗。 就想,要不要跟他说。 在我们家,最古老的就是那只碗...

  • 那只手不由自主地抬起

    那只手不由自主地抬起 一一路易斯·格丽克 《瓷碗》赏析 瓷碗 [美国] 路易斯·格丽克 范静哗 译 它排除了用途:...

  • 海淀的故事【75】 老瓷碗

    海淀的故事【75】 老瓷碗 小留流第157篇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道),退步原来是向...

  • 瓷碗

    土制烧瓷碗, 洁白内透光。 弯曲弧线媚, 稻米盛装香。

  • 瓷碗

    车停在一间茅草屋旁边,草屋破破烂烂的,有许多地方都是用野草盖上去的,四周都是泥地。 “这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真...

  • 那只老黄狗

    那次,回家给娘过生日,不知怎的,就聊起了家里那只老黄狗。 家里姊妹多,我从小跟着爷爷长大,和爷爷感情最好...

  • 那只老豹子

    记得那还是王鑫悦很小地时候,大概刚读幼儿园地样子吧!每次我回家,她都喜欢拉着我地手让我带她出去玩。其实小山村里又有...

  • 搪瓷碗

    年过半百,总是喜欢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晚上睡觉做梦,梦到小时候在东北大草原上放羊放牛,一群小伙伴唱着跳着...

  • 粗瓷碗

    等我有了自己的家,我要弄来粗瓷碗,盛一碗凉水,浇熄欲望之火。 我会把电子产品都扔到一边,只留下时间无限地流淌。就像...

  • 青瓷碗

    杭州真热啊,我顶着个大太阳站在杭州街头,同学已经踏上了归途。而我并没有放弃! 柜台里的蛋糕散发着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只老瓷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hm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