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好(读四声)写的人来说,如果不时不时去写些东西,就感觉像有东西卡在喉咙里,极为不舒服,估计跟好说的人不让他说话,好吃的人不让他吃饭,一个感觉。但如果写的东西没有营养,没有味道,对人对己毫无裨益,则又跟说了一段废话,吃了一顿过期的饭,一个感觉。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写家,科技赋予了我们一种写的自由,科技也富裕了一部分自由写的人,这是好事,文字的发明就是为传递信息服务的,在传递信息的时候传播思想,又创造财富,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也是激励大部分自由写手“奋笔疾书”、“笔耕不辍”的原因,有追求自然是好,能让人恋恋不舍,有动力坚持,但只要不走入极端就行,想的正,写的实,不违背良知,经常写一写,特别棒。
简书就给了一种这样自由写的机会,但对我这样的新手来说,能出好作品,能让大家认同,非常难,大多数都是空有热情,要么坚持不下去,要么写的东西没吸引力,没有共鸣,点击量极低,为了督促自我,我进行了以下梳理,欢迎各位简友指教交流。
一、关于写的内容
文章须言之有物,此乃第一要求,每天之乎者也,乱发感慨,看似内容很多,但从头读到尾都不知道在写什么,这样的文章,谁也不愿意读,更别说有共鸣,互动,留言之类的了,所以,必须有内容。那内容从何而来?有以下两点,可以切入。
1.个人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去写,容易入手,也容易快速找到你的趣友,形成共同的语言。比如,爱好传统文化的,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点写下了投到国学、传统文化相关的领域,得到大家的反馈,这样能快速建立好友关系,同时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获知大家的共同点,能快速提升自己。
2.时事热点
蹭热点,现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初写者,不妨多蹭热点,通过对一个流行现象的分析,去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也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而且你会发现,什么时候你都不愁没话题,没内容,但是此类内容,一定要有深度,有独到见解,又不可曲解。
二、关于写的手法
个人认为,对于初写者来说,不能把简书看成是论文,也不是作文,更不是个人发泄的端口,它是一个公众的平台,是每个人自由创作并获取他人没有门槛评论的大集合,更是自由交流的大社区,所以,初写者不要把简文看做是文学作品,无从下手,也不要看作是个人日子,乱发情绪。关于手法,也有两个建议。
1.重实用,讲方法
初写简书,个人觉得还是以方法论为主,从读者的兴趣点,关注点入手,分享自己的方法,看法,拒绝鸡汤文,拒绝煽情文,实用为主,比如分享一些办公技巧,职场技巧等等,可能你的一个点,能获取一大部分人的赞许,文章虽不美,但很实用,也很受用。
2.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切记,这不是论文,更不是散文,即使按照论文的写法写,也不要长篇大论,不知所云,即使是散文,也要形散而神不散,最好形也不散,毕竟是初写者,驾驭文字的功底有限,很容易迷失自己,进而迷失读者,尽量简洁明了,直奔主题,不啰嗦,文字虽然少了点,但读起来,观点清晰,不费力,也便于读者互动探讨。
三、关于写的习惯
关于习惯,主要是两各方面,一为积累,二为坚持。只有不断积累,不断尝试,才能去历练自己,提升自己,知道哪里不足,哪里需要提升,积累积累,有积才有累,常积不会太累,写着写着就顺手拈来了。关于坚持,就不再多说了,每天写一点,养成一个习惯。
作为一名新手,简书路还很漫长,也在不断摸索,更希望有更多交流,如果你看到了这篇简文,有好的建议,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