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被爱教育——读《爱的教育》

被爱教育——读《爱的教育》

作者: 笨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24-08-18 11:23 被阅读0次

    《爱的教育》一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小说从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安利柯的视角出发,记叙了一学年里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类事情,这些事情不以曲折动人取胜,而以蕴藏的深沉纯粹的爱动人。与其把它当小说读,不如把它当作生活的实录来感受。

    本书译者夏丏尊先生如此评价: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孩子的教育是大事,本书的教育模式给关爱孩子的人提供了一种参考。

    本书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孩子成长的喜悦与烦恼,呈现了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在孩子身上的作用。这种教育不是狂风暴雨式的,也不是工厂格式化的,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了爱的力量,获得了高素质情商的教育。珍惜、体贴、理解、尊重、平等、自信、勇敢、勤奋、坚忍不再是一个个高大上的词汇,而是融汇在普通人普通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品质。读此书,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被书中的爱教育。

    家庭教育,无他,唯言传身教尔。

    在本书中,安利柯父母的育儿秘诀就是言传身教。

    在安利柯的日记后,都有爸爸寄语、妈妈寄语,甚至还有姐姐寄语。寄语的话题,往往都是当下社会或家庭的热门话题,比如,妈妈教育安利柯如何体谅爸爸,爸爸教育安利柯如何对待妈妈,姐姐教育弟弟如何对待姐弟情,还有如何对待离别,如何行善,如何对待劳动,如何感恩......这些寄语,仿佛是家书,拳拳之情,感人至深。

    至于身教,那也是俯拾皆是。爸爸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就带着孩子去看望自己的老师;教育孩子尊重同学,当“小石匠”来到安利柯家时,蹭脏了椅子,爸爸悄悄阻止安利柯去擦拭,甚至驼背的同学耐利来到家时,爸爸会取走餐厅里有驼背的画。不仅爸爸如此,安利柯的妈妈也非常具有同理心,比如在刚刚失去妈妈的卡隆面前,坚决不和儿子拥抱。妈妈不带健康的安利柯去残疾学校,怕残疾学生见了安利柯而伤心。安利柯的家庭教育无疑是轻松的、幸福的,爱己更爱人的。由此可见,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

    安利柯是幸运的,他的同学巫兰第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他欺软怕硬,做事不看场合,读书一塌糊涂,打架斗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第一次被勒令退学,是因为在课堂上别人念国王纪念辞时,他一个人在笑,老师忍无可忍,把他拎到了校长办公室。后来他的母亲跑到校长室苦苦哀求,校长看到这位头发花白身材佝偻的妇人时,于心不忍,同意了巫兰第入学。读到此时,我们不禁会想,是什么家庭氛围泡出一个这样的孩子。书中提到巫兰第的父亲,这个父亲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打。一个病弱的母亲,一个强权父亲,这样的家庭氛围怎会有温暖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地方,如果把孩子比作种子,那么家庭就是花园里的土壤,父母的爱的质量,就是土壤的肥力,只要土壤肥力足够,那么孩子这颗种子才会长成它该有的样子。

    学校教育,它的温度要看老师和校长是否有温度。

    一个学校能否让孩子喜欢,老师很重要。书中的老师都是很好的,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在安利柯刚开学时,新老师就让人印象深刻,老师看见学生脸上长红豆,他就去摸额头,看发不发烧。老师给孩子们透露心声: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大家要用功,要守纪律......班上来了新同学,老师教导大家要相互帮助,互亲互爱......在课堂上,卡隆为因被欺负而不小心把墨水瓶丢在老师身上的克洛希背锅,老师知道实况后,不仅没有批评卡隆,还表扬了他。还有一位安利柯喜欢的女教师,她不仅仔细照顾学生,还要叫家长在家里不要打孩子。当然还有那个同意开除巫兰第,又不忍拒绝巫兰第妈妈请求的校长,也是让人感动的。还有学校里的督学官,他的评奖策略也让人深思,他评给了泼来可西二等奖,理由是因为孩子的才能勤勉、勇敢坚强和对父母的孝心。泼来可西是一个忍受父亲暴力又为父亲留面子的男孩,督学官当着父亲的面表扬孩子,从此,泼来可西的父亲没有打他了,这是学校教育助力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这些老师,这个校长,这位督学官,他们值得我们老师思考。一个学校的温度,来自于老师、校长的温度。

    同伴教育,是一种和家庭教育平分秋色的力量。

    孟母三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孩子寻找一个好社会环境。孩子在10岁左右开始,他们就重视同伴的交往,同伴交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步,同伴的品质也深深影响着一个人。

    心地善良行侠仗义的卡隆,只要安利柯在,周围就有十足的安全感。耐利得到他的保护,课堂纪律得到他的整顿,扔雪球的卡洛菲得到他给的勇气,就连肆无忌惮的坏学生巫兰第也得惧怕他三分。安利柯把他当做自己的好哥们,同学把他当做英雄。这种正义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高级养料。

    长相俊美家境优渥的学霸代洛西,是安利柯羡慕的对象。但仅仅是羡慕而已,绝不是嫉妒。这种羡慕教会了孩子如何看待比自己优秀的同学,这也是学生要面对的成长问题。

    勤奋努力勇敢保护妹妹的的斯戴第,按安利柯来说,斯戴第其貌不扬,才华不显,但是他的努力让人敬佩,他还是一个为了保护妹妹,敢于和巫兰第死拼的勇敢哥哥。其实这样的人应该是孩子中的大多数,他们虽然平凡努力,但有责任担当。如何看待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让自己在平凡中独一无二,这也是每个人要面对的成长课题。斯戴第就是一个完美示范。

    自强耐苦的可莱蒂,他是一个柴店老板的儿子,母亲卧病在床。他一边搬柴,一边背书,一边卖柴,一边构思作文,他可以清晨五点起来做两个小时的活儿再去读书......这个孩子深深感动了安利柯,他觉得可莱蒂比自己幸福,因为他既能够学习,又能劳动,更能替父母分忧解难。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如果你家孩子身边有这样勤苦的同学,那你真的就应该鼓励孩子与他交往,甚至和他成为朋友。

    善良勇敢铁匠儿子泼来可西,见义勇为的好少年洛佩谛,爱慕虚荣的华梯尼,傲慢的绅士儿子诺皮司......这些同学构成了安利柯成长环境,它们都化成了安利柯成长的养料。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说:教育的本质不过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可见,孩子身边的树、云都很重要,当年不辞劳苦三迁的孟母,确实令人敬佩。我们现代人虽然三迁不易,但是学学安利柯的爸爸,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人,他都可以巧妙地把它变成孩子成长的养料。

    社会教育,让好的村庄养出更健硕的孩子。

    非洲有一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村庄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养料,首先是物质养料。其次,是精神养料。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养育了人的体格。山情水意,人间往事,滋养了人的精神。

    安利柯也有一个成长的村庄。

    初雪飘洒,孩子们很兴奋,卡洛斐误伤了老人的眼睛,在卡隆的帮助下,勇于承认错误,老人宽宏大量,没有为难责骂孩子。卡洛斐为了道歉,把自己心爱的集邮簿送给老人,老人没收,反而送了几张难得的邮票给卡洛斐。这种勇敢、包容、温暖,让孩子们如沐春风。在时下,还有老人倒了扶不扶的纠结,这又如何让孩子的善良、勇敢、责任茁壮成长呢?这样的社会是值得深思的。

    在这个“村庄”里,孩子们可以相互邀约到同学家做客玩耍,可以邀约出去爬山游玩,可以参观聋哑学校,还有成人夜校,还可以参加老师或同学的葬礼,参加劳动者奖章颁奖仪式,到路口迎接国王......在这里,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这会就是孩子成长的村长庄。

    反观现在的教育,孩子成长的村庄变得很狭小。首先,孩子的活动空间都在一栋栋高楼里,大一点的就是在小区里的转。和孩子交往的小朋友随机性比较大,前提是自己的孩子还喜欢和人交往,如果稍微孤僻一点,估计门都不想出,那一个个水泥盒子能养大一个孩子?至于社会实践的各类平台,就要看各地区和家庭的财力情况了。

    其次,孩子成长的精神空间也很逼仄。孩子获取知识,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书本,一个是视频,往往后者甚于前者,后者的弊端也很多。间接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是直接经验更不能忽略。举个例子来说,生物书上对玉米的根茎叶可能有更专业的解释,与其解说千百遍,不如孩子亲自到土里看一遍。如果你是孩子,你会选择死磕书,还是愿意亲自去看一下、摸一下、闻一下那个真正的植物呢?再说现在的知识类视频吧,夹杂私货太多,孩子分辨不了,那么,他的脑子极有可能装些别人排泄的思想垃圾,如此,孩子就更危险了。所以,自己的直接经验就更重要了,哪怕是错的,它都价值不菲。

    孩子的成长,学校、家庭的影响力是最主要的,社会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教育就会有另一番境界。

    《爱的教育》一书,常读常新,感受爱的魅力,学习爱的能力,被爱教育是一件美好的事。

    2024年8月1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爱教育——读《爱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jp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