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是一个小镇里的年轻女孩,在一家小咖啡馆里待了6年多的时间,因为咖啡馆的倒闭让她失业。
Will本是一个家境优渥,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成功人士,而一场车祸导致他高位截瘫,下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误打误撞之中,Lou成为了Will的看护,进入到Will的生活之中。Lou的个性不断感染着Will,让他原本晦暗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转机。
与此同时,Will也在慢慢影响着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让她更加地自信和勇敢。
这部片子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也不特别(除了最后男主安乐死),而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Lou表现出来的乐观善良的本性(男主把她称之为An oddly cheerful madwoman,我觉得十分的贴切,哈哈哈哈哈),她感染的不仅仅是剧中已经对生活无望的Will,也感染到了剧外的我。
就在我等待离职的日子中,看了这部治愈的片子。
我的辞职,掺杂了太多感性的东西。我曾试图权衡利弊,然而情感总能适时出现,一票否决。
提辞职的前些阶段,我过得很压抑,我甚至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活脱脱的像个被男人抛弃的怨妇,在外喷射着那嫌人的唾沫,在内一副全世界都欠我的样子。我自己都嫌恶自己,但却无力改变。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好像无关于金钱,无关于工作。我描述不出我到底想要怎样的环境,怎样的未来。我只知道现在的状态和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我迫切的想要逃离。
很多人劝我说,其实所有的公司都一样,没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离开并不见得是一个好的处理方式。而且,裸辞的风险很大,不仅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的现金流会断掉,而且一切都未尘埃落定的时候,自己本身也会有比较大的压力。
那又怎么样呢,我当时当刻,想那么做了,就做了。
当我敲下辞职报告的最后一个字,按下发送之后,一切似乎都变得很平静。我的心自由了。我觉得我开始属于自己。
妈的,我才23岁,除了伤天害理的事做不得以外,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吗?
前些天去听了一堂课,有一个环节是要取小组名称,小组里的几个成员,男女老少都有,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些感性的人,于是就取了个情怀组。在此时此刻,真是特别的贴切。感觉就像是找到组织了。
课程之中渐渐的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情怀,身上的诗和远方,并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不顾后果的横冲直撞,而是说,在清楚了决定背后的优劣之后,仍然愿意跟着自己的心走,并且愿意去承担背后带来的负面后果。这是我理解的情怀。
多大点事啊,有什么好怕的呢?
《Me Before You》中,Will安乐死之前,准备了一笔钱给Lou,在信中,Will对她说,
“Don’t start panicking. It’s not enough for you to sit around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but it should buy you your freedom. At least from that little town we both call home. Live boldly, Clark. Push yourself. Don’t settle. Wear those stripy legs with pride. Knowing you still have possibilities is a luxury. Knowing I might have given them to you has eased something for me.”
这是贴心的翻译:
“先别着急,这笔钱可不够你下半辈子游手好闲,但应该能给你足够的自由。至少不用再被束缚在那个我们称之为家的小镇,大胆地生活吧,Clark. 勇往直前,永不妥协。骄傲地穿上你的条纹连裤袜。知道自己还拥有机会其实是一种奢侈。能让你多拥有一些机会也能让我欣慰。”
我要带着我的诗和远方,去拼搏我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