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史记》列传序言的第七卷~第十卷。
孔子的弟子们登场了,很多弟子事业有成,都成了师傅。
秦孝公重用商鞅,才使得秦国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言”也是兵器。纵横家苏秦和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行走在六国之间,游刃有余。
原文:
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师傅,崇仁厉义。作《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释义:
述文:传授文化礼教。
厉:“励”的古字。勉励,鼓励。
译文:
孔子著书讲学,弟子们事业兴旺,都成了师傅,尊崇仁德,努力实行道义。写成《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卷。
原文:
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作《商君列传》第八。
释义:
鞅:即公孙鞅,亦称商鞅。去:离开。
孝公:秦孝公赢渠梁。
译文:
商鞅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得以实施他的治国之术,使孝公成就霸业,后代遵循它制定的法度,写成《商君列传》第八卷。
原文:
天下患衡秦毋餍,而苏子能存诸侯,约从以抑贪强。作《苏秦列传》第九。
释义:
衡:通“横”。
餍[yàn]:满足。
苏子:即苏秦。
从:通“纵”。
译文:
天下忧虑实行连横之策的秦国贪得无厌,而苏秦能保存诸侯利益,相约合纵来抑制贪婪、强大的秦国东进。写成《苏秦列传》第九卷。
原文:
六国既从亲,而张仪能明其说,复散解诸侯。作《张仪列传》第十。
释义:
从亲:合纵而亲近。
复:一再地。
散解:分化瓦解。
译文:
六国合纵而亲善,但张仪推行他的连横主张,一再地使诸侯间的合纵瓦解。写成《张仪列传》第十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