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风情情深——读长篇小说《上海风情》

风情情深——读长篇小说《上海风情》

作者: 无法注销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22:23 被阅读0次

文/秋云亦然

蔡其康是我前辈,让我为先生作序似乎不合适,可蔡先生认为我给他的作品作序是不二人选。理由一,由于共同对文学创作不离不弃,使我们成为二十多年的笔友、挚友, 长期交往我对他的创作情况和人生经历比较了解。他出版发表的众多长中短篇作品我大都读过,早已成为他的粉丝;理由二,本人很关注《上海风情》的出版,且成为此书的第一个读者,这让我甚感荣幸。基于以上两个理由,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风情情深——读长篇小说《上海风情》

蔡先生很年轻时就成为上海铁路局掌握蒸汽机车锅炉软水处理的技术员,1954年志愿支内,赴西北支援兰新铁路建设,随着兰新线西进、历驻天水、陇西、兰州、武威、玉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北地区文化生活较为贫乏,他就潜心于小说创作,作品先后在陕甘宁和京沪报刊面世,获得了资深编辑刘北汜、张凤珠等赏识和培养,在六十年代初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由于他具有一定文字水平,文革中被借调去撰写先进插队知青的典型材料,两次参加省农村工作团,由此他了解了很多工人农民的生活情况。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郊县人,少年时的记忆和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使他这个自称为半个上海人的心间储藏了很多故事。大西北和上海这两处生活所积累的素材时不时地会萌发作者的创作欲望。日复一日、辛勤耕耘,蔡先生几十年的文学创作,形成了平和淡雅实质隽永、优美的文字功力,读他的作品,一点都不感到费劲。即使惊心动魄的情节,他的文字也是娓娓道来,而使读者内心泛起激动的波澜。几位文学期刊编辑曾对蔡先生的文学语言有相似的评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蔡先生调回上海工作。他对大西北的25 年生活是难以忘怀的。一个工作过生活过许多年的地方,是刻骨铭心的,许多人和事沉淀了、远去了,却依然蕴藏在他心间、挥之不去,尽管离开哪儿多年,他还是写出了很多有关大西北的小说,有的已经出版,有的即将出版,眼下正在校改的14万字《骑手坠入深渊》,是一部藏族青年情感世界的作品,他写了多年,也修改了多年,作品是改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去大西北工作25年,把青春献给了广漠戈壁,值。

蔡先生回上海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发展日新月异,每天有成千上万人涌入上海,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他们来到上海进入各个领域,其中许多优秀人士成为上海建设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这让他感慨万千,由此,他的写作题材转向上海。当时他在南市区总工会工作,工会是一个需要联系群众的机构,他面向基层、积极联系群 众,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由此写出了《闯上海》、《浪上海》、《申江夜曲》等等一批优秀小说,这批作品的诞生使他有了广泛的读者和好评。如今,他的又一部小说《上海风情》完成并即将出版,本人感慨蔡先生的勤奋和执着,尽管已是两鬓霜白,却仍老当益壮、潜心笔耘,让我钦佩和崇敬。

读《上海风情》没几章,就被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欲罢不能。让笔者思绪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那段日子,自己曾接触过的人物突然在脑海中浮现出来。确实,马志杰、张叔张婶、卢根林、黑皮、龚费莉、丁霞雯等小说人物来自生活、似曾相识。作者塑造这一圈人物基本都有出处和原型,小说的时代感把握的非常准确,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九十年代的,其中许多情节,写的十分逼真,让人拍案叫绝,如马志杰在火车上认识了做生意的卢根林,竟然交上了朋友,现在看来,好像不够真实,其实回望那个年代,就是这样子的,那个时代的人并没有那么多的防人之心。初到上海的马志杰,没找到要找的人,走投无路时却又遇上了住在棚屋中的黑皮,黑皮见他初来乍到,滋生了恻隐之心,帮助他度过了难关,结果两人成了哥们,却又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反目成仇。而后当黑皮因故入狱,马志杰没忘却初到上海时食宿艰难,是黑皮帮助了他,让他在破旧的棚屋里安身。豪爽善良的小马子懂得感恩,便去监狱探望黑皮,送去了他急需的物品。笔者读到这里,感慨不已。小马子的人物个性深深打动了我。

小说描绘了主人公马志杰在一家星级宾馆找到工作后的遭遇也颇有意思,通过工作认识日本夫妇的各种奇遇、以及张叔张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节感人肺腑。在宾馆期间,两位上海姑娘对马志杰这个帅小伙有了好感,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当时上海姑娘的清纯可爱和她们的特有风采,而恋爱的场景则是我们熟悉的外滩和南京路,它们是上海的名片。尽管马志杰对爱情懵懵懂懂,却还是尝到了爱情的温馨:活泼可爱的龚费莉对他一见钟情,贤惠恬静的丁霞雯跟他体贴入微,他从一个举目无亲的愣小子成了一位众人羡慕的小王子,大喜过望却不幸出了车祸,乃至一时失去工作,可这两个上海姑娘对他仍一如既往,从而使小马子正真感受到上海姑娘的人独特魅力。小说的情节发展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去南边发展的龚费莉其命运大起大落,从一个住五星级宾馆红极一时的交际花沦落为一个贫病交加的落魄者,怎么会这样啊?生活就是这样,社会抛弃你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你游戏人生放纵自己、对生活没有敬畏之心,由此导致如此结局,小说的深刻意义显而易见。通过上述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小说传递给我们的是当时的社会形态和这一圈平民百姓的坎坷人生。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大社会,也让我们看到了友情、爱情、亲情、同情以及人物性格和他们变幻莫测的命运……不容置疑,中长篇小说需要有一个好故事作为框架支撑。长篇更要求故事的独特性、多线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节和可读性;有了好故事,又要求作者具有很流畅和个性化的文学语言——叙事水平。以上两个要素,笔者认为作者都具备的,具备的很充分,这就是《上海风情》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上海风情》是值得一读的。作者关注时代、关注人生,成功塑造了来上海发展的帅小伙马志杰,尽管他最终因故不得不回家乡。但我们感觉到他还会再来上海发展,这是作品最后透露给我们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代表了千千万万个马志杰,他的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年轻人到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打拼和生活后,方方面面变得成熟了,显示出这一代青年未来的人生道路更宽广更丰富多彩。小说从头至尾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的关爱和期待,笔端处处洋溢作者浓厚的情感世界。小说结构完整、自然天成,作者并不刻意追求或舍弃什么,只是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小说的无技巧,实际上无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小说的叙述语言流畅清新,情节转换自然贴切。应该说,作者对《上海风情》的创作是自信的、具有激情的,他要把众多人物的隐秘描绘出来,把二十多年前的上海风貌呈现给读者,无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一圈平民百姓的坎坷命运和他们的生活轨迹,作品凸显了作者独特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积累了数十年文学语言的不凡功力。

相关文章

  • 上海影视乐园 我在这里遇见严屹宽

    坐落在上海松江车墩的上海影视乐园,作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有旧上海的市井风情,《情深深雨蒙蒙》、《色戒》、《乱世...

  • 上海风情

    身居在大城市的我们,总会怀念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亲戚。原因是他们的农村生活在上海是感受不到的,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都...

  • 上海风情

    这家超市场地不大,尤其是收银台前的通道,比较窄,有十几个人在排队付款,排在首位的是一对老夫妇。 老夫妇付了款等待找...

  • 《旧上海 风情》

    十里洋场的旧上海 灯红酒绿 百年外滩 流行风华绝代佳人情 溢光流彩的烟花夜 牵动情愫 暧昧的潮湿 弥漫在红尘深处 ...

  • 无限风情大上海(上海旅行游记-2)

    无限风情大上海(上海旅行游记-1) 哒哒哒哒,我又来啦,继续“无限风情大上海”第二更—— 7. 思南路 从皋兰路开...

  • 上海,风情着优雅

    上海,玫瑰色。那种”红”,红唇烈焰,热烈奔放,是如此的吸引人,那种“色”,又似媽然一笑的血红,风情万种,过目难忘。...

  • 老上海风情

    时光与时光的交错,往昔与今朝的结合,街的那头是古老的上个世纪,街的这头是崭新的这个世纪。 我出生于江南,对于上海的...

  • 读《意大利风情》

    传说中意大利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所以想起来读一读。 街道狭窄且脏乱, 教堂的钟远远传来, 十字架下的可悲 清脆的钟...

  • 秋日随笔日记49,欲走还留的秋

    秋是温水煮青蛙式,情深款款,风情万种,婉约着旖旎的风情,翩然而至,依依不散。 依着秋,便倚着美好,亦拥着...

  • 用尽风情万种 换你永生难忘

    作者:斑马 公众号:斑马天空(kd-family) 微信号:18605390159 投稿: 长篇小说~<用尽风情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情情深——读长篇小说《上海风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m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