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还是没有随时写文章的习惯,主要原因还是懒。最近受一位大神的启发,觉得不管是通过文字,还是视频的手段,记录不同时期的自己,然后不停的复盘和修正。
之前坚持弄了几个月的互联网观察日记,发现属于纯粹的苦力活,每天屁颠屁颠的人工收集,后面发现市面上有更好的产品,这个地方推荐下 Readhub 的公众号,有早报和周报,完美的替代品,我得省下这个时间去做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事情。
一直想尝试搞一搞短视频,还是因为懒,想法和脚本都写了两三个了,但一直没拍,争取 8 月正儿八经开始录一录,保持自己既有输入也有输出。
最近从各个群的消息来看,以前本来用来讨论产品技术的群,大家都在谈论基金和股市,查了下百度指数,百度搜索指数也创了新高,这是牛市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033/a2d46d0d2bf23931.png)
本人老韭菜一枚,断断续续入市已经有 6、7年,买过基金、股票、数字货币,经历过 15 年的股票大牛市,短时间资金翻倍,也经历过 17 年的币圈牛市,参与 ICO,10 天时间翻 20 倍,但最终还是赔光利润,本金陷入,翻不了身。
从 7 月开始,持仓的基金收益率逐渐攀升,虽然是个老韭菜,但还是有点忍不住,总想去追高加仓,往往就是这样操作,把之前的利润赔光,写在这里,时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冲动追高,保持自己的节奏。
总结下自己投资基金的一些成长经历:
(1)瞎买阶段:其实早在 14 年左右就开始买入基金,但那时候属于瞎买,在天天基金上面看哪个之前的排行收益高就买哪个,结果买到了最高点,亏损出局。
(2)初识阶段:有意识的开始了解基金类型,知道什么是指数基金、主动基金、行业基金、策略基金等等,从获取平均的指数基金开始买入,获取平均性收益。
(3)成长阶段:平均性收益已不能满足当前认知与能力,开始尝试获取超过平均收益的组合方式,开始买入行业基金,一些主动基金等等。
最后,推荐大家读本书吧《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这本书让我一定程度上从全局角度认识了基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