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41887/87befecb9d2fd583.jpg)
文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是“井”,书中这样描写,“它就位在草原和杂树林之间。蔓草巧妙地遮住了这个在地表上横开约直径一公尺的黑洞。四周围既没有栅栏,也没有高出的石摒。只有这个洞大大地张着口。井缘的石头经过风吹雨打,变成一种奇特的白浊色,而且到处都是割裂崩塌的痕迹。只见小小的绿蜥蜴在石头的缝隙里飞快地续进续出。横过身子去窥探那洞,你却看不到什么。我只知道它反正是又恐怖又深邃,深到你无法想像的地步。而其中却只充塞着黑暗——混杂了这世界所有黑暗的一种浓稠的黑暗。”一部好的小说必须要有一个完美的意象。这本书中的“井”,那么的平凡,那么的真实。却极好的诠释了青年人的失足。青春时心智不成熟,危险和挑战洞口大张,而迷茫的我们却无法注意到,一不小心就可能坠入这深渊,无法逃脱。
初读此书时,我觉得直子是一个不正常的人,甚至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她的怪异。后来,她自杀时我却突然感悟:其实她与同龄的少男少女都一样,有着青春独有的东西,也向往美好的爱情,精致的生活。只是恰巧由于家族的抑郁症史和男友的自杀,迷茫地跌入到充斥着黑暗的井中,无力逃脱,最终选择自杀。这并非她之过,而是世界对她太不友好了。好在他还有玲子和渡边,能够在她在井中哀嚎呼喊时给予安慰和陪伴。这里我想到了最近邂逅的一篇文章,作者曾经也是抑郁症患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从抑郁症中走出来以后的感受。抑郁症的患者是没办法像常人那样想要开心就能开心起来的。所以,劝诫抑郁症患开心起来,不去难过是不现实的。作为他们的朋友,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去了解他们,帮助排解,最重要的一点,我想是陪伴,让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全世界放弃。要用我们的火焰去照亮他们。重燃她们生的希望。或许,他们就能像书中的玲子一样,做出与直子相反的决定:重新接触社会!
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绿子,她的率真和洒脱最能够吸引我,她是一个非常生动立体的姑娘,她的活泼,可爱,就像浮现在眼前一样。喝酒,说黄段子,甚至坦陈自己爱看小黄片,都使她真实可触。我偏激的认为,没有他的存在,也许渡边也会掉入没有底的“井”中。是绿子的活泼,青春气息一直感染着渡边,才使他没有在与直子的遭遇中迷失自我。绿子就是这样一个姑娘,用自己满满的正能量对待这世间的繁琐,面带微笑,戏谑春风般地面对着这个世界。青春时能够遇到这样一个姑娘,足矣。我也渴望这样一个姑娘,即使是做普通朋友也罢。
![](https://img.haomeiwen.com/i9541887/e302cce457636999.jpg)
此时,我打开了音箱,让《挪威的森林》这首经典的曲子萦绕在耳畔。音律富有动感,又充满浮躁。20岁的我,恰好遇到了村上先生,遇到了20岁的渡边君。不知道37岁的我,是不是也会有村上先生写这本书时的心境。37岁时,我会回来重读这部青春的狂想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