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须要懂得的三养,且越早懂得越好,分别是“养眼”,“ 养心”和“养生”。
养眼—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眼光
一个人的审美,眼光关系到一个人的格局,还有所处的层次。如果一个人有着独到的审,长远的眼光,便不会只见眼前的利益,也绝非池中之物。那么如何“养眼”?
多看美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鸟儿如果翱翔过蓝天,便不会留恋金笼的繁华;尝过最美味的事物,便不会将就难以下咽的食物;见识过最美是华服,才能设计出惊艳世人的时装。这审美就好比人生中的基石,欲起高楼,基石必须能承受起相应重量,否则再高的高楼也会坍塌的一日。
多读名人传记,多看世界新闻,提升自己格局。不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那么大的格局,但阅读有利于增长人的见识,拓宽人的格局。多读名人传记有利于了解伟人的思想,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人传记,时间新闻,都是我们站上巨人肩上的垫脚石。

养心—修炼坚韧的心性,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近几年,抑郁症,产后抑郁这些词语伴随死亡频繁出现在新闻里。击垮一个人往往不是生活里的苦难,而是心理上一个小小的坎。所以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心理不健康的,但这并不是病,只是心里有了裂痕,我们要去修复它,否则裂痕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人生的坍塌。
曾经,我也抑郁过,虽然有时候强颜欢笑,但经常无缘无故想发脾气,在一个人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哭,有时候脑中会冒出各种死去的方法。这个状态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回过头再想起这段经历时,有点后怕但庆幸我走出来了。那么如何修炼坚韧的心性,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不要去比较,一旦比较就很容易陷入死循环,出不来。那时候,看到同龄人的成功,我心里压力蛮大的,一开始我也总是想为什么成功的不是我,我也很努力,上天为什么那么不公平。但越是比较,意就越难平。后来我干脆屏蔽了朋友圈,强迫自己不去看,不去比较。后来心情就好多了。
找一个兴趣,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养养花或画画或听听音乐等等,做什么你可以让你放松下来就做什么。那时候,我就喜欢拿一张白纸,用各种彩色铅笔在纸上乱涂乱画。那时候啥都不想,仿佛自己就是手中的笔,在纸上起舞。也许现实很残酷,但别忘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
多看书,不管是小说还是什么杂书。一开始看你能看进去的书,爱情小说也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沉溺小说?是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可以通过看书,把情感投射到主人公身上,精神得到一个慰藉。然后再慢慢看对你有用的书,这样慢慢养成看书的习惯。书中的天地很大,相信你会得到很多滋养,尤其精神上的。

养生-不要熬夜,经常锻炼身体
李开复分享自己的抗癌心得中曾写到:睡眠比什么都重要,睡眠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法。运动无比重要,有氧运动是促进癌细胞凋亡的良方。而且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几万人、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由此可见睡眠和运动对于人的寿命有着重大的影响。
有人自嘲说: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贵的夜。的确很贵,那是你的生命啊。这几年因为熬夜工作而猝死的新闻穷出不尽,但是都不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猝死的是别人,与我何关?等与你有关时候,只怕你后悔莫及。
有人说:“我也不想熬夜,但抖音太有吸引力,刷刷朋友圈,时间不知不觉也就过去了。道理我都懂,但做到好难。”原本生物钟是凌晨2点入睡,现在要你在晚上10点入睡,肯定会失眠,所以一开始不必强求自己,立马做到,但只要你每天坚持早睡3分钟,不到一个月,肯定可以把作息时间调整过来的。
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陈建铭在《给工作忙碌者的睡眠建议》一文中分析了7种形成睡眠规律的办法:七种形成睡眠规律的办法:
1. 维持生物钟,固定作息时间。
2. 规律运动。
3. 睡前降低亮度,起床后照射日光。
4. 睡前六小时勿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5. 不以酒助眠。
6. 谨慎使用安眠药。
7. 每晚维持舒适的睡眠情境。
以上方法,大家可以综合参考一下,但我觉得睡前30分钟放下手机,不去想其他,放松状态,很快就可以进入睡眠。真的不要睡着了,手机还亮着,太伤身体了。希望每个人都及早懂得“三养”,有好的身体,有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