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0岁,你要做让自己走得远的事情:搭建系统

30岁,你要做让自己走得远的事情:搭建系统

作者: 经纬成长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14:02 被阅读0次

陆奇说:30岁你要让自己可以走得远。建立一个核心支撑体系,能让你走得很远。

这个体系包括你的身体、你厚实的家庭基础和几个志同道合、可以信任的朋友。

陆奇是一个寻求最优解的人,方式就是建立系统。

任何一个问题他都有系统的固定方式去解决——就是把它变成一个非常理性化、可以拆解成任务的方程。

比如,陆奇的人生里几乎看不冒险,因为他只把机会成本的8%用来冒险,就算这8%,他还是会建立一个决策系统,理性决定——快速反馈——如果方向不对,立即掉头甚至放弃。

比如,看待自己在微软的贡献,他不计较几个产品的得失,还是要回到系统上:比起一个产品的成败,帮助企业建造长期的创新的生命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再看一下他上面着重提到的三个系统。

 01  身体系统 

陆奇极度自律,坚持了十几年早上4点起床。

过去十几年他是这样的:“4点起来先弄Email,弄完了以后跑步,跑30分钟,洗个澡,去办公室。跑步第一对呼吸系统是很好的锻炼,第二可以出一身汗,第三是我可以边跑边听书不浪费时间,有时候我会把PPT放在跑步机上翻着看。”

从微软离开后有所变化,他现在对自己的生活效率很不满意,因为骑反向自行车把腿摔伤后,跑步根本不行了,目前他正在找一个让自己感觉每天都很顺畅的方式。

不过他依然精力旺盛,百度期间,同事说他每日长时间工作,无论周末、假期,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国外,只要开会,他总是准时出现在视频会议的另外一端。他有依然有自己严格的作息制度,有自己严格的生活习惯,也有非常严格的饮食习惯。

陆奇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身体状况,他自己的做法不建议其他人学习。但是他有一套核心的方法论可以介绍给大家:

找到问题的核心,即:无论创业还是在大企业里从业,在工作中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来让产出最大化,同时也能获得自我满足?

再找到核心的解决办法,即:

设计一个“马拉松快步跑”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心态。

第一:要意识到这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场短跑。

第二:这场马拉松的速度需要很快,因为现实世界中,任何高价值的东西——创业公司、大企业的好岗位等——都会有非常激烈的竞争,你需要保持速度并持续领先。

设计这样一个工作节奏和时间管理方式,很类似在高速公路开车。

陆奇说:“你需要保持一个均匀的高速,然后时不时的加速一下,再回到之前均匀的高速。你要避免过度频繁的加速、减速。就像一辆车,如果一直都是高速前进,只是偶尔减速一下,这对与一辆车的损耗是很低的。但如果一辆车过度频繁的突然加速、减速,会对这辆车带来巨大损耗,不用多久车就可能垮掉。

因此,你需要设计属于你自己的一个工作和生活节奏,这种节奏是你可以保持住的高速,而这个高速可以给你带来最大的效率。同时,你也需要设计这个日程节奏,让它可以应对突发变化,可以时不时的冲刺一下,比如偶尔过度加班让工作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然后迅速回归之前的速度。必须避免经常性的透支,经常性的拼命追赶截止日期,经常性的处于疲累状态。身体和精神上偶尔透支可以补回,不可长期透支。”

跑一个高效率、可持续、并且可以应对临时突发状况的马拉松才是关键。

 02  家庭系统 

陆奇的家庭很少出现在媒体中,公开信息绝少,但陆奇在讲搭建系统时特意提到“厚实的家庭基础”,说明他的个人成功受“家庭系统”支持颇多。

2018年5月8日,百度宣布陆奇因“个人和家庭原因”离开百度。

这其实是拿陆奇最不可能的原因当了最常见的公关话术,陆奇的家庭一直是全力支持陆奇做他想做的事业,百度的一位高层说,陆奇就职微软期间,其长期在美国西雅图工作,家人为了陆奇就定居硅谷,“他早就把家庭的事情处理好了”。

陆奇回国加入百度后,为了照顾陆奇的饮食起居,陆奇家人曾一度迁居北京,百度还为陆奇的夫人配备了出入百度大厦的证件。

2018年8月16日,YC媒体沟通会上,主持人官宣陆奇加盟YC担任YC中国首任CEO。陆奇和太太、女儿都在现场。

陆奇的太太说:“我们有一半的时间在美国,他去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陆奇现场致辞的最后,也特别感谢了他的太太和家人。而且说希望在美国、中国多花时间,为了家庭。

写这部分内容时,我突然想起小晚的《晚点》团队采访陆奇时曾问过这么一个问题:你是否经常会太过相信自己的力量?

陆奇说:会。我太太一直觉得我太过于自信了。她老觉得我自以为是。

这就是最好的支持吧,即便有时认为你的理想“不现实”,但只要你想做,我愿意陪你。这就是陆奇所说的“厚实的家庭基础”对一个人事业的重要性吧,如果你的梦想和成长能得到最亲近的人的支持,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了。

 03  人脉系统

 陆奇的人脉有多强?

陆奇的人脉有多好,我相信在开头介绍中,那些顶级大佬的评价就是最好的答案,接触过的人都愿意帮他,合作过的人都愿意捧他。

这里再讲几个点。

1996年,陆奇博士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三个选项:回国;华尔街;硅谷。

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去请教李开复自己该去哪里、进哪个公司工作,李开复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去硅谷吧,找一家技术类的公司。” 

于是陆奇就去了IBM的Almaden研究实验室,在那里工作了两年。

之后,陆奇跳槽到雅虎,李开复又一次提醒他:“雅虎的股价不会一直在这个水平上,它要么会上涨5倍,要么下跌5倍。” 

陆奇职业生涯的两次关键时刻,李开复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判断,一次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一次让他看清了一家公司的发展空间。

 陆奇如何看待人脉?

中国人常说,做成一件事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就是人脉。陆奇喜欢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他喜欢那句“机会是留给广结良友的人。”

陆奇说:我个人的经验里,除了准备充分,你所拥有的人脉的宽度和广度也很重要,要通过交流结识更多人,最好是拥有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并跟他们保持关系)。美国有一句谚语,你获得一份工作不是因为你知道什么,而是因为你认识谁。这句话在某种角度上其实很正确,至少在我个人的经验里,这句话很正确。

 陆奇为什么有如此好的人脉资源? 

这句按照查理芒格的说法,当然是陆奇配得上。

他做了什么让自己配得上?

我们来分析几点。

陆奇的人品。

小晚的团队采访他时,多次试图让他聊百度,我们看陆奇的表现。

比如问“回头来看,加入百度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吗?”,陆奇回答“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想讲百度”。

记者追问“你可以谈微软,但是避免谈百度,为什么?”,陆奇回答“是职业道德,我不想为它带来任何Distraction(干扰)”。

我看完这句,佩服。

谈及老东家YC,陆奇说:我个人很感激YC,我一定要强调这一点,他们送我们到了他们能送到的最远的地方。

记者问:看着雅虎一步步走向衰落,为什么没有更早的离开?

陆奇答:因为我答应杨致远做10年。当时雅虎进入了一个危机,杨致远找我说,中国有一个传统,朋友有难的时候不应该离开我说那我就不离开了

膜拜。

陆奇的情商。

小晚团队问:你心中优秀的CEO是什么样子?你的榜样是谁?

陆奇答:最强的人愿意为你而来,这是我觉得最好的CEO。在中国我觉得马云做得不错。

后面的一个问题中,他特意提及了张小龙,“张小龙是我非常敬仰的人。中国的移动生态走得很远,很大因素是微信,微信可能是当代做得最出色的一个产品”。

赞美阿里的组织,赞美腾讯的产品。

陆奇的品质。

一个浑身闪耀着发光品质的人怎么会没朋友?

陆奇身上的优秀品质太多,略举一二。

比如准时。自媒体人辉哥曾和陆奇在百度共事,他说某次出差,他们先到楼下大堂等,距离预定出发的时间还有1分钟时,他有一些着急,问要不要给陆奇打个电话。熟悉他的人说“他会准时的”,话音刚落,电梯门打开,陆奇出现,一分不差,他极度守时。

比如来信必回。无论是邮件还是微信,你只要发给他,他一定会回复,时间不确定,有时候是凌晨1-2点,有时是早晨5-6点左右。

比如永远正向。辉哥说,工作中永远难免会遇到困难,但陆奇任何时候都保持正向的态度。无论是在公司开会,还是做大会的 MC,或是回邮件,永远是用简短有力,但充满了力量和鼓舞人上进的精神。大家最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陆奇在那里振臂一挥,大家顿时又像打了鸡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岁,你要做让自己走得远的事情:搭建系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pu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