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
——西塞罗
有没有想过自己哪天会死?多大的岁数?80岁,90岁,100岁,200岁,或是1000岁?
人面对死亡都有先天的恐惧,恐惧让我们远离,不愿意与其产生任何关系。
《见证生命见证爱》这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亲身体验临终病人如何善生、善终,家属又如何善别,总结出唯有爱,才能温暖我们的心灵。
本书的作者路桂军,是一名中国疼痛领域专家,主攻慢性疼痛诊疗,也是一名中国癌痛安宁疗护的倡导者、实践者。
作者提出:“当人们来到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们要做‘四道人生’: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唯有爱才能超越死亡。
1、什么是死亡?死亡是有层次、有过程的
人的死亡就像人的出生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演化,是有自然流程的。死亡也是一个普世问题,每个人早晚都会面对。
但当我们面对死亡时,却与恐惧相伴相生。这源于我们对死亡从未有过彻头彻尾的思考和了解,如果我们充分了解死亡,就能消除我们内心的疑惧。
那何为死亡呢?死原本指骨肉分离,亡而是被忘记的意思。
电影《寻梦环游记》从三个层面解释了什么是死亡: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层面,心跳呼吸停止就是死亡;第二个层面是个人从社会上消失,下葬即为死亡;第三个层面是有记得你的人都忘记了你,你才彻底消失了。
但是作者认为,对于死亡的理解,应该从以下五个层面去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生命体征的消失,就是心脏停止跳动,没有呼吸,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
第二个层面是字面的理解,死亡就是永远的离开。
第三个层面是心理学方面的认识,就是一个人对死亡这件事产生的情绪反映,比如说我的亲人去世了,我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这件事情对我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哀伤情绪等。
第四个层面是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出发,死亡是一体的但具有两面性,因为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所以才有“出生入死”“视死如归”这样的成语。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第五个层面是在社会学和死亡哲学上来说的,死亡是一个人关系和身份的结束,比如我与我的好闺蜜,在我死去之后,我的身份终结了,我和她之间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所以,死亡并不可怕,生命终结也是有规律的。人濒死的时候会进入一种消耗的状态。最先丧失味觉,紧接着会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再到后面睡眠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临终者逐渐在睡眠中就不知不觉走了。
所以,当我们知道生命即将要结束的时候,对当下的时间会更加珍惜,让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事业上更高效,在感情上表达更充分,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2、临终过程的死亡与爱,让人生不再留遗憾
当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凝重、安详、温情的告别时间。
作者指出:特别是当一个病人医治无望时,我们能做的是帮病人处理症状,疏导病人的心理痛苦,然后对病人的家属进行人性的抚慰。这个环节更符合现代社会在家族情感上的需求。
例如,作者曾有一位富豪的病患者,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拥有几十亿资产,管理着6000人的集团公司。
他向作者哭诉道:“走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40个亿的资产不会让我多活一天,6000名员工谁也不能让我舒服一会儿。”
“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作者问道。
“我现在最想陪我的母亲。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在我生病之前,只知道忙于工作,一年也见不到她几次,觉得挣了钱放在家里就可以了。孩子大学马上就要毕业考研究生了,他的成长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我没有接送过孩子上下学,也没有给他做过饭、买过衣服。现在觉得亏欠孩子很多。”
还有妻子,这位富豪也觉得亏欠非常多。结婚二三十年来,都没有给她一次像样的旅行。这些平凡的小事都是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尤其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于是,作者问道:“如果再给你三十年时间,你会怎么活?”
他说:“我就在家里好好陪陪亲人,要不然觉得自己白活了。”从这些平淡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生的真谛在哪里。
当生命临近终点之时,临终者往往会淡化生活中那些原本令他夜以继日忙碌的事情,而更重视亲情和爱,希望回归家庭。一般来说,人到了这个阶段,往往都活明白了,遗憾的是醒悟的太晚了。
3、死亡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的教育,唯有爱可以超越生死
书中说:“死亡教育是让人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惶恐,让整个过程变得从容一些。”
而生死教育的开展是一个人构筑自我生死观的开始,从一个人有独立意识产生以及对死亡有困惑好奇之后,应该对其进行正规的引导。刻意避谈死亡是不对的,应该直面这个问题,给孩子一个解释,然后让这个问题非常流畅地进入到孩子的生命中去。
例如,女儿在6岁时,有一次看动画片,看到一只小白兔死了,当时哭得特别伤心。她就问我:“妈妈,什么是死亡啊?”
我说:“死亡就是永远离开了,就如外公一样,他死了,我们永远再也见不到他了。”听完之后,女儿瞪大眼睛问:“妈妈,你会死吗?”
我说:“所有的人都会死,妈妈也不例外。”
女儿就哭着对我说:“妈妈,你不能死,我不想你死。”女儿越哭越伤心,我怎么安慰她也没法让她平静下来。
后来,我就把这问题忽略了。可连续几天,女儿的心情都不好,还特别的粘人,连幼儿园都不想去。在我一再保证下,我不会离开她,等她长大了也不会离开她,她心里才平静下来。
从书中我才得知,我用这种方式与女儿谈论死亡是错误的。当女儿第一次面临死亡问题的时候,我给她的答案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女儿当然无法接受。
如果换一种说法给女儿描述死亡,那么,可以这么说:“现在妈妈特别爱你,照顾你,晚上陪你睡觉,给你讲故事,你感觉到了吗?”女儿说:“我感受到了。”
“有一天,妈妈会变成天使,在天上看着你上学,放学,晚上还给你讲故事,陪着你睡觉,你感觉怎么样?”
“太漂亮了,妈妈,我也要当天使。”
这是另一种解释思考,就是通过既不特别唐突又很流畅的方法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存的另一种方式。
所以,死亡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发现爱,表达爱,把爱说出来。
尤其是对即将离世的患者来说,爱显得弥足珍贵,因为留给他们发现爱、表达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身处人生的绝境,其实也有办法让爱超越死亡。
例如,作者有一个病人,生病的时候才五十多岁,她有很多事情放不下。作者问:“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希望能够活多长时间?”
病人说:“我希望能够再活十年。等到十年以后,孙女高考了,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再选择一个好专业,她个人的事情也稳定了,我就可以放心了。”
但是,这位病人无法等十年。作者告诉她,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延展,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这位病人就开始给孙女写信、录视频,告诉孙女在小学毕业、中考前、高考前、选专业前应该做些什么。她把所有的爱都留在了当下。
归根结底,死亡教育就是让你珍惜身边的人,爱自己所爱。
4、写在最后
人生由起点,终点以及现在构成。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学会坦然等待死神的降临,超级理性的,优雅的处理自己的死亡。
而人生的道路并非坦途,可能充满着艰险。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死亡,或是面对自己所爱之人的死亡,我们会有更多的勇气、信心和爱。
网友评论